三年内重庆消费品工业如何实现5000亿元产值 这些区县的做法值得一看
来源:重庆日报 2023/3/21 10:10:24 关注度:9172次
工信部日前公布的2022年度国家级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中,全国共39个城市入选,我市江津、巴南和荣昌在列。
按照规划,到2025年,重庆消费品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基本建成以时尚、生态为特色的西部地区消费品工业先进制造基地和创新创意中心。
重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哪些区县和案例可以借鉴?我们一起来看看。
练内功
智能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
火锅底料包装上印有溯源二维码,通过扫码不仅可以获知底料产品真伪、生产时间等信息,还能查看底料中的大蒜、辣椒等辅料来自哪些地区……作为我市火锅行业头部企业之一,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每袋火锅底料都打上了这样的智能化印记。
同周君记一样,当前,重庆不少消费品工业企业纷纷依托大数据智能化,对生产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
在涪陵榨菜集团包装车间,每天上演着自动化生产场景——数十台自动包装机每台都与一台自动计量机相连,多辆方形运输小车穿梭在包装机之间,依次将榨菜丝倒入。每台计量机上的10多个计量斗很快完成装菜、充氮、热封装等一连串自动化操作。
涪陵榨菜生产设备部负责人介绍,目前除了榨菜的原料青菜头需人工削皮、腌制外,榨菜成品加工环节,包括切丝、拌料、装箱等10多道工序均实现智能化,年产能提高近10倍。
“一大批消费品工业企业通过智能化,创新步伐逐年加快,是当前全市消费品工业发展的最大亮点。”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重庆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去年我市消费品工业建成32个数字化车间、6个智能工厂和7个绿色工厂,实现产值近4000亿元,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塑品牌
突出“时尚”“生态”两大关键
品牌,是消费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基础。
来自重庆海关的数据显示,2022年,江小白等重庆酒类及饮料品牌“走出去”增势明显,全年出口额4467.5万元,同比增长2.3倍。
“在保证产品质量过硬的前提下,我们在包装设计、文化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让产品成功‘出圈’。”江记酒庄相关负责人举例说,他们瞄准果酒市场培育“梅见”品牌,不仅成立青梅研究院对梅种进行研究培育,还在广东、四川等地建立青梅种植基地,并对不同青梅产区产品进行口味上的工艺萃取。截至去年底,“梅见”已实现25亿元零售额。
“突出特色化,用好‘重庆符号’,特别是注重突出‘重庆味道’‘重庆工艺’‘重庆记忆’,在自然环境、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强化巴渝特色,是我市消费品工业企业塑造品牌需要把握好的地方。”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晗建议。
市经信委表示,按照《重庆消费品工业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塑造消费品品牌已经成为推动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其中,“时尚”“生态”是两大关键词。
在塑造“重庆产”特色品牌方面,近年我市还连续遴选多个消费品重点培育品牌试点项目,推出“渝见美品”品牌,持续举行重庆消费品品牌直播周,还联合四川方面共同举办中国(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将品牌推广与城市营销相结合。
集群化
“龙头”带动产业链企业扎堆
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是近年重庆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另一亮点。
每天早上,位于江津工业园区的重庆桃李面包有限公司大门口,都有一长溜的货车前来将新鲜出炉的数十个品种的面包,运送到全市上千家超市、商场进行售卖。
在周边半小时车程内,该公司能够便捷采购到生产面包所需的面粉、食用油、调味品等。
“通过培育以食用油和食品制造为主的粮油食品示范基地,目前园区粮油食品产业年产值超过300亿元。”江津工业园区发展中心人士介绍,园区已形成食用油、面包等多个食品产业集群,汇聚了金龙鱼、桃李面包等龙头企业,集聚粮油食品加工及配套企业100多家,形成食用油精炼分装、休闲食品加工等多门类全产业链。
“像江津这样,通过龙头项目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化发展,更有利于突出本地消费品工业特色,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市经信委消费处负责人表示,川渝两地消费品产业正在抱团发展——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特色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川渝特色消费品产业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成为全国重要消费品产业制造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