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站新闻 > 市场监管

《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2)》:注重发挥好政策自动稳定器的积极效应

来源:新华网 2022/11/11 11:53:32 关注度:12748次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日共同发布了《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2)》。报告认为,在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为提高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在实施相机抉择政策的同时,应注重发挥好政策自动稳定器的积极效应,提升财政政策的系统性与可预期性。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经济下行、疫情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但是,政策调整频繁,也加大了政策的不确定性,政策碎片化或政策的系统性不够,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也不利于政策有效性的充分发挥。”报告建议,进一步优化改革税收制度,健全社会安全网体系,加强财政自动稳定经济社会活动的实际效果。建立财政自动稳定器触发与退出的规则体系,在政策实践过程中持续迭代优化。
  报告认为,财政政策注重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有机统一。就业是综合性过程指标,既与经济相关联,也与社会民生相关联。财政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为就业提供更多增长空间,进而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从而改善居民的收入和消费预期。通过民生领域公共消费带动私人消费增长,逐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开展职业技能和就业培训,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畅通经济和民生的重要连接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中长期看,报告认为财政政策应对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及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聚焦人的现代化发力。结合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人口流动趋势,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人力资本提升。
  此外,报告还认为,财政政策实施涉及政策执行中的各相关主体,应该注重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同。为保障政策效应充分发挥,既需要严格规范、富有效率的财政管理制度,关注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尽可能减少政策时滞;还需要以系统思维推动宏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的协同效应发挥,减少要素之间、制度之间、要素与制度之间的摩擦和互斥。应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就业、产业等政策协调,抓住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精准发力,避免政策传导扭曲和政策效应弱化,避免“合成谬误”。
  记者 董道勇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