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热点

智能手机有笔"糊涂消费" 乱点一个键 话费一长串

来源:重庆日报 2012/6/6 14:51:52 关注度:169103次

  玩手机时,不小心点击了某个软件造成“糊涂消费”,这是很多手机用户的亲身经历,这种现象已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6月1日,工信部出台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希望清除这些设在手机上的各种“机关”,终结消费陷阱。

  越智能 “陷阱”越多

  “家里孩子喜欢玩智能手机里的游戏,却在不知不觉中下载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软件,每月都要多出近百元的数据流量费。”重庆亚宇科技有限公司的王晶告诉记者,现在手机越智能,软件“陷阱”也越多。

  家住沙坪坝正阳小区的赵敏使用过一款智能手机,有一次点开下载程序,进去之后是一串字母,再点那串字母,手机开始给全部储存号码发彩信。“关了机也照发不误。”赵敏说,很多收到彩信的朋友不明白怎么回事,纷纷打电话来向她“问责”。

  “确实该规范手机的预装软件。” 西南大学教师张晓彬也有过一次无奈的经历。两天前,他在自己的手机上下载了一款手机游戏,第二天手机就被停机。跑到营业厅一查话费详单,他发现自己在下载游戏时,被捆绑了几十条定制收费业务,预存的话费因此被全部扣光。

  区分恶意软件

  尽管张晓彬损失了费用,但没有泄露个人信息。“这一点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据记者了解,如今网上有不少智能手机电脑客户端软件,当手机连接电脑时软件会自动启动,并弹出警告信息称将读取手机上的用户信息,让你选择是否接受。一旦确定,软件将自动安装相应软件到手机端,以便与电脑同步手机上的联系人、短信、通信记录等。

  这算不算恶意软件?重庆邮电大学教授、教育部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郑建宏说,手机智能软件不能统称为恶意软件,比如一些同步软件。

  然而,由于目前第三方软件应用商店、手机论坛等对软件安全验证力度小,甚至不进行验证,使一些含有恶意代码的软件很容易传播。“这些代码会屏蔽运营商的业务短信号段,让手机用户看不到电信运营商发出的定制付费增值服务短信提示。”郑建宏说,这类软件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恶意软件”。

  智能手机全部“中枪”

  “恶意代码隐蔽性极强,它可能是一段数字编码,嵌入手机软件里,普通用户很难察觉。”手机安全专家邹仕洪博士说,恶意软件安装后通常会在后台运行,悄悄地让手机自动联网,从服务器获取远程扣费指令,进行多次小额恶意扣费。

  据了解,工信部此番发布的《通知》规定,申请进网许可的移动智能终端不得安装含有恶意代码或者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用户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的软件,这至少在规则上给智能手机预装软件划定了政策“门槛”。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通知》主要是针对恶意代码软件,但事实上,有可能泄露用户信息泄露、偷用上网流量的软件,在一些品牌手机、定制手机上也不鲜见。据介绍,目前三大移动通讯运营商的定制手机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预装本公司服务软件或第三方功能软件的情况,一些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智能手机如阿里云手机、百度手机、360特供机等,也会预装软件。

  此外,即使是采用原生系统的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其内置的定位和同步功能同样存在着用户信息外泄的可能。因此从理论上讲,《通知》“刀锋”所及,将是所有的智能系统手机。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