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电动车 >

我国《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发布

来源:新华汽车 2012/3/2 11:58:15 关注度:118370次

  制定宗旨是保证车内乘坐人员的身体健康
    《指南》是中国第一次就乘用车内空气质量发布相关标准,“之前没有相关标准,车内空气质量的好坏无从说起,遇到纠纷时,没有判断依据。”葛蕴珊如是说。
    作为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葛蕴珊透露,《指南》的宗旨是保证车内乘坐人员的身体健康!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常常会遇到车内有异味的情况;实际上,新车的异味中含有不少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不少品牌的车型都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车内空气污染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之前,消费者检测车内空气质量主要参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但事实上,室内空气情况与车内有很大的不同,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直接照搬室内情况,肯定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偏差。《指南》推出后,可使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更符合实际情况。
    记者了解到,《指南》中明确规定了车内空气中有关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8种常见的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限值。葛蕴珊说,“这些东西大多来自车辆的内饰,如座椅、仪表盘、地胶、密封条等,或来自车辆生产所需的稀释剂、胶水油漆及涂料。”《指南》实施后,一方面,它将规范汽车生产厂商更重视汽车内饰的用料和工艺过程,更重视车内空气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它也会成为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依据。
    将对汽车厂商起到指导作用
    由于之前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汽车生产厂家在车内空气质量方面的重视程度可谓参差不齐。《指南》的发布,将有利于敦促汽车厂商努力提高生产标准,改善车内空气质量。
    葛蕴珊坦言,企业之前应该知道车内空气质量的问题,但是,因为一直没有一个可以遵照的规范,重视的程度不同。现在有了这个规范后,厂家将会重视这个事情。《指南》对于企业来说,将会起到指导作用。
    记者了解到,厂商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一是原材料,二是加工工艺。首先,应尽量选用挥发性少的原材料,保证车辆使用材料的环保性,从根本上减少车内空气污染来源。其次,不同的加工工艺也会影响车内空气质量。有些车内材料是用胶粘的,在加工过程中没有经过烘烤和通风,这会导致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与胶粘相比,焊接工艺能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挥发。在粘胶过程中增加烘烤和通风环节,可使有害气体在整车装车前尽量挥发。
    《指南》的发布,有利于敦促汽车生产厂商更加注重车内装饰材料的质量,采用更环保的材料;同时,也有利于敦促汽车厂商努力提高生产标准,改良生产工艺,进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其实,无论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讲,还是从企业自身利益考虑,汽车制造厂商都必须尽快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否则,有“毒”的汽车必将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将对消费者购车起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加密切,同时,车内空气质量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越来越多。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由车内空气污染引发的纠纷、诉讼日渐增多。但是,由于没有相关标准作为依据,有关部门无法对消费者权益实施有效的保护。
    葛蕴珊指出,《指南》的出台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件好事。对于促进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该《指南》的发布实施,可以为车内空气质量监督检测提供科学的标准和依据,为各级质量监督部门提供了规范性监督检查的依据;可以提高全社会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重视,让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保护驾车人和乘车人的身体健康成为包括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和汽车材料内饰企业在内全社会的共识。
    葛蕴珊说:“消费者之前更多地关心汽车的油耗、外形,内饰常常被忽略。《指南》实施后,消费者将更注重内饰,因为内饰质量比较差的话,有可能会释放出一些不好的物质。”正如记者之前所提到的,车内空气质量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内饰造成的。《指南》实施后,将会成为消费者购车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责任编辑:刘蒙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