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成为当时北京观众谈论的焦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汇聚众多明星的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场场座无虚席,火爆异常。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开始由物质产品向服务类产品、特别是精神文化的消费服务类产品方向转移,某些地区、行业的文化消费呈现出节节攀高、红火异常的大好形势。
来京旅游的国外旅游者在北京之夜剧场观看北京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推出的演出
然而,在文化消费貌似一片火爆的背后,却有专家指出,当代文化消费基本上停留在一种粗放经营的初级阶段,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乃至危机。人们读书、看电影、听音乐会、看画展越多,就越是感到“书不像书”、“电影不像电影”、“音乐不像音乐”、“美术不像美术”。与此同时,很多人提到文化消费就是一个字“贵”,因价格上望而生畏而对其敬而远之。一方面是审美上享受不来,一方面是价格上接受不了,文化消费的“门槛”到底高在哪儿?
文化消费“怪”状多
每当临近“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演出盛行,一些剧院、音乐厅每晚座无虚席,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然而,剧团的负责人和演员就是笑不出来,因为座无虚席对票房来说,不过是“虚假繁荣”。大部分观众是通过不同途径拿到赠票的,只有小部分观众是自己掏钱买票进场。很多人看过演出赞不绝口,可是叫好的同时它却不叫座。要票现象积重难返,主动掏钱去看演出远未形成气候。
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我国大多数的城市家庭可能会一个月去吃几次大餐,去唱一次卡拉OK,但恐怕没有多少人会每月去图书馆看看书、去剧院看一场大戏这样的计划。有人可以为了一顿饭一掷千金,却舍不得花几十元去看演出。
一些人振振有词,“卡拉OK、酒吧也是文化消费。”但与之相比,含金量更高的艺术表演、文博场馆却乏人问津,特别是传统艺术、本土艺术等我国特有的艺术种类,因经济潜力不大很多艺人纷纷转行,大量艺术门类面临失传危险。
但例外的是,对于讨孩子喜欢、有益孩子身心的演出,家长都心甘情愿地掏钱。2004年9月底在广州举行的全国木偶金狮奖比赛,在正式演出前10天所有的票就已告罄,北京儿艺推出的《迷宫》、《Hi可爱》等儿童剧目,几乎场场爆满,三四百元的家庭套票尤其受欢迎,都是全家出动来看演出的。
在北京某证券公司工作的张楠,大学期间每月买杂志、看电影的花销在100元左右,约占生活费用的1/6。而现在她年薪4万元,年文化消费却不足百元。分析各种原因,她表示:“现在生活成本太高,每月租房子就要花掉1000元,再说,公司的电脑能上网,看书、看电影什么的,根本不用花钱买书和碟片。”的确,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观赏电影有了多种方式,许多人更愿意在网上下载电影或者在电影频道看电影,专门到电影院看大片的人自然大大减少。
采访中,大部分人表示,不光顾电影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票价过高。在北京,一部普通电影的票价在50元左右,再加上路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观念决定消费结构
针对以上文化消费现状,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认为,目前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刚刚形成,整个社会对文化的需求水平较低,更主要因素是收入逐渐增多的市民,以文化作为休闲方式的观念还没有形成,缺乏社会和舆论的必要引导及自身文化品位的审美需求调整。一部分观众被“炒作”牵引,盲目消费,比如芭蕾舞只认俄罗斯的团,只看《天鹅湖》;严肃音乐只听交响乐等。在文化消费上唯孩子是从,也是一种认识上的偏颇。还有一些单位将发给职工演出票作为福利,一些人以要票为荣耀,这些都成为文化消费的阻碍力量。
第二,在消费品的数量与消费者的真实需要之间、在消费品的质量与消费者的精神期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过去的物质产品的“短缺”,正在向服务类产品,特别是精神文化的消费服务类产品的“短缺”转移。正如人们在文化市场上普遍感到的,东西多,精品少,可消费的东西多,值得消费的对象少。
此外,演出院团的供给不够创新,服务不够多样。票价的制定过于死板,没有对消费群和所提供产品进行质量分级,高昂的票价普通百姓自然承受不起,一些消费者虽然付出了金钱,也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服务。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伍表示,当今中国已处于市场经济时期,虽然大家的收入比以前提高不少,但用于文化方面的消费却没有显著的提高,究其原因,目前的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尚不规范、文化产业发展尚未形成规模,产品缺乏创新,模仿、盗版现象猖獗,文化消费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张颐伍认为,生活压力的增大是制约我国文化消费的因素之一。多数成年人除了养家糊口外还要买房、买车,今天刚发的工资,说不定明天就被要支付的房屋或汽车贷款“掠夺一空”。其次,成年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工作或照顾老人及孩子,很少能抽出时间来参与文化消费。
《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通过对全国21个大城市,2万余人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集中在:去公园、看休闲消遣类书籍、打羽毛球、登山、打麻将、种花盆栽、打游戏机七项活动上,既简便易行又花费低廉,这说明,提升我国整体的文化消费数量和质量还任重道远。
双管齐下促进文化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事司张沁等专家表示,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众多不利于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他们建议,培养人们形成健康的、高品位的文化消费观念,一方面生产出大量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消费品;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教育和有效的引导,提高消费主体的审美水平与精神境界。
张晓明表示,首先应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培养文化消费主体。在中小学中增加美术、音乐等课程的比重,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使孩子从小养成精神文化消费的习惯。
二是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的制度建设。我国优良的文化资源大量集中于国有文化单位,现行文化管理体制也还是政府主办和政府垄断性质,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多,投资风险大,阻碍了大量社会资本不能进入文化投资领域。目前,文化主管部门应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为不同所有制企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维护文化消费市场的正常秩序,不该管的不要管,不该控制的不要控制。
张颐伍建议,政府应当增加对文化消费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尽量让老百姓无偿使用。现在老百姓对图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往往图书馆的设立比较分散,老百姓想阅读都只能就近买份报纸或上上网。而在日本,每一个社区内都有自己的小图书馆,大家在阅读的同时也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再者,我国现有的文化馆、文化站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张颐伍建议,提升文化消费,我们可以发挥社区的力量,多在社区里增添公共的文化设施,使更多人能够有时间参与文化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