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身体进补的最佳时期。尤其是老年人,更是注重自身的保健。随着天气的转冷,长兴县消保委接连受理了多起老年人对保健品的投诉。投诉的原因大至是:购买的保健品,服用后实际效果与商家宣传相差甚远。如刘大叔、汤大妈等人购买了某降血脂的保健品,在服用后,却引起了尿酸增高、身体不适等现象。而在协商退货的过程中,销售商却要求将原来免费赠送的礼品在退款中扣除,对此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消费者只好向县消保委求助,在县消保委的帮助下,她们拿到了退款。可朱大爷没那么幸运,他在一家酒店听了一位“老军医”介绍了某降血脂的保健品,便购买了一个疗程。服用后血脂不但没降,还略微有所上升。朱大爷马上到县消保委投诉,县消保委通过他提供的号码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已停机,无法联系。
老年人花钱购买保健品本意是为了保健养身,不想保健不成,却变成花钱买了一肚子气。经济损失先不说,气坏了老人家的身体,更是给家庭带来不小的麻烦。对此,长兴县消保委特发出消费警示:提醒老年朋友在购买保健品时,要注意以下八种商家的促销手段,不要轻易陷入销售陷阱。
一是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很多老年人在试用后,全觉得不好意思,只好购买其产品。
二是打着高科技的牌子上门推销,老年人难辨真伪。闲居在家的的老年人往往经不住销售员花言巧语的诱惑,买下昂贵的“灵丹妙药”后,因既没有发票又找不到店铺,出了问题只能自认倒霉。
三是在社区打着“名医义诊”的旗号,销售人员穿上白大褂充当“名师”,用虚高的检测结果,来“吓唬”老年人购买、服用保健品。
四是在市民广场采用‘免费出游’、专车接送、赠送简餐等手段促销保健品,小小的惠赠后面隐藏的是一把锋利的“宰人刀”。
五是在酒店开展各种“专家讲座”,老年人不明就里、信以为真是关于如何养生健体的知识讲座,结果往往是穿白大褂的“专家”在讲述某某保健品效果如何神奇、获得过多少奖项等。
六是在公园采用加入会员制的手段促销保健品,哄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后即可入会,“会员制”有种种好处,会有“专家”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套取老年人的电话,以达到日后销售的目的。
七是在商场门口采用“免费抽奖”的手段促销,或有托儿在旁边煽风点火,说自己也吃了这个保健品,效果如何“神奇”,今天又来购买等等,引诱老年人购买保健品。
八是利用老年人渴望亲情的心理,经常嘘寒问暖,在熟悉之后采用软磨硬泡的方式,让老年人上当。
广大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应做到:一是查看有无标志和卫生部注册备案信息。二是查看批准文号。如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的产品,应标有“药准字”、“药健字”批准文号;具有保健、预防作用的,应有“卫食准字”的批准文号。三是购买保健品应到信誉好、规模大的药店,且购买后必须索取发票,以防出现纠纷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是坚持五个不要轻信,即:不要轻信广告里的神奇效果;不要轻信自己喜爱的大腕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这极可能是一次有偿演出;不要轻信“白大褂的忽悠,穿白大褂的不一定就是医务工作者;不要轻信任何百分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等;不要轻信保健食品宣传的图像信息,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