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警示

聊城市消协消费提示:绿色消费要谨防陷入误区

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信息网 2009/11/17 10:42:29 关注度:72787次
      如今,从城市到农村,由绿色消费而引起的绿色浪潮正涌动于大江南北,绿色食品、绿色装修、绿色电器、绿色服装、绿色旅游……不时出现在各类广告中。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宣传言过其实,许多号称绿色产品的消费品原本就不属于绿色范畴,只是商家为了迎合人们的绿色追求而“虚报家门”。因此我们提示消费者:绿色消费要谨防陷入误区。

  第一、绿色的东西并非都是绿色消费品。无论是电视、报纸上的广告,还是商店超市中摆放的商品,人为的抑或是天生的绿色东西很多,但这些并非全都是绿色产品。以绿色食品为例,只有那些在生长、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和各类添加剂,从生产、收获、包装到运输全过程中无污染、安全清洁、营养丰富并经过相关权威机构认证的食品才是绿色食品。因此,广大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一定要认清产品是否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绿色食品标识,不能光听销售者的一面之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每一种产品进行绿色认证都是非常严格的,从种子、土壤、气候、栽培、加工、储运等方面都有相当严格的监控,只有符合规定标准,才颁发统一的绿色食品标识。

  第二、对于商家宣称的绿色产品,要先弄清楚“绿”在哪儿,不要轻易购买。据有关专家解释,环境标志产品应是同类产品中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小,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有利于保护大环境,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和居家环境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几大类。保护大环境的产品有无氟制冷设备、无汞电池、低污染汽车、摩托车、纸质餐具盒等;改善居室环境质量的产品如水性涂料、节能和低噪音空调、人造木质板材、低噪音洗衣机等;保护人体健康的如防虫蛀毛纺品、低铅陶瓷制品、低辐射电视机等;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产品如节能灯具、节能电脑、防垢水处理器等。

  第三、绿色消费必须建立在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基础上。比如在生活中,对于垃圾的分类处理、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都需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在垃圾处理水平低下的今天,一个人可以天天到市场购买无公害蔬菜回家食用,但却可能对用过的电池随手乱扔,或与一般垃圾一同送入垃圾堆,造成对水土污染。这个例子说明,我们每个人在行使追求绿色消费权利的同时,也有保护环境的具体义务。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