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警示

中消协消费警示:慧眼识破“中奖”连环套

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信息网 2009/9/10 11:26:16 关注度:173906次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先后接到消费者和牙膏生产企业的举报,反映在青岛、重庆、成都、西安、潍坊等地发现虚假“中奖卡”,每个卡上标注“奖金”高达18.8万元。而轻信者根据卡上的电话联系时,被要求向指定账户汇入一定金额的个人所得税(或2%的公证费用),否则就不能获得高额奖金、奖品。为打消“中奖者”的疑虑,犯罪分子违法刻制了某些企业的公章和“××市公证处专用章”,开设了假冒“××公证处”的电话,利用国内广大群众对公证处的信任进行诈骗。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不但“奖”没领到,自己的钱财却有去无回。

  犯罪分子为了提高诈骗“成功率”,往往将目标锁定在单价较低的日用消费品上。据总部设在广州的某公司统计,从2006年7月到2008年5月下旬,该公司800消费者热线电话累计收到2985例此类咨询,咨询电话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的100多个城市。有30位消费者因误信“中奖”而汇出相关“费”、“税”款项,其中仅安徽巢湖一位消费者就被骗4万元。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这些高额、巨额抽奖类“中奖”骗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凡是要求“中奖者”先交费的“中奖”都是骗局。只要消费者不支付所谓的个人所得税、公证费,骗子就无法得逞。

  二、在购买牙膏、口香糖等日用消费品时,不论发现任何形式的“中奖”都要保持高度警惕,避免上当受骗。消费者可以向商场、门店或致电有关公司进行咨询。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超过五千元”,任何抽奖式有奖销售所设奖额超过五千元的都属于违法行为。

  四、消费者发现上当受骗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法定的救助渠道,以挽回损失。公关机关在接到举报后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查处以“中奖”诈骗的不法行为的力度,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