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证券 >

保险需求看自己,不可轻信他人云

来源:重庆消费网 2025/3/4 15:31:28 关注度:4125次

  一、前言

  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提供的保障范围不同,保险能够满足自身的实际保障需求才是王道。

  二、案例简介

  2021年,消费者孙女士在某保险公司先后投保了一份多倍保障重大疾病保险、一份年金保险和一份百万医疗保险。2023年1月,孙女士的一个保险公司朋友告知她只需购买百万医疗险的保障就已足够,孙女士听罢便来到保险公司查询名下保单情况,工作人员告知其除了多倍保障重大疾病保险已经失效,年金保险和百万医疗保险仍是有效状态。孙女士要求将年金保险进行退保,重大疾病保险暂时不做复效处理,工作人员向孙女士讲解了这三种保险的保险责任和保障范围,劝解孙女士继续保留,但孙女士仍然坚持只交百万医疗保险,其他保险不管。在孙女士的一再坚持下,工作人员为其办理了退保手续。

  仅仅时隔两个月,孙女士不幸罹患白血病就医,于4月致电保险公司全国热线电话报案申请理赔,保险公司按照百万医疗保险的保险责任垫付了一部分医疗费用,5月又先后赔付了两次医疗费用,但由于重大疾病保险已失效,因此孙女士无法获得重大疾病保险金。

  孙女士对自己轻信朋友建议,退了保险以及未按时交纳保费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不仅承担了退保损失,更未能获得重大疾病保险金。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中孙女士虽然是家庭主妇,职业风险不高,但重疾风险何时来临谁都无法预料,每个人每个家庭对于风险保障需求是不一样的。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产品,让保险真正起到保障的功用。

  四、消费风险提示

  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提供的保障范围不同,保险能够满足自身的实际保障需求才是王道,对于非保险专业人士的意见或建议,一定要进行甄别。每个人的生活状况、环境、经济等情况不同,对风险规避的需求也不一样。

  消费者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不清楚的内容可以询问保险工作人员,了解清楚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持有,犹豫期过后办理退保,既失去了保障还要承担保费损失,实在是得不偿失。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