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证券 >

抵制高息诱惑,坚持理性投资

来源:重庆消费网 2025/3/4 15:30:00 关注度:4358次

  一、前言

  身份不同权利与义务也不尽相同,了解不同身份对应享有的权利与必须履行的义务,有效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二、案例介绍

  2023年11月份某保险公司柜面接待了一位姓陈的老年客户,这位陈女士提出想要办理保单贷款的业务。

  通常情况下,想要办理保单贷款需要投保人本人办理或授权委托,但陈女士只是保单的被保险人,陈女士的爱人才是投保人,因此陈女士这一要求遭到了拒绝。可是陈女士表示不认可,坚持要求工作人员把投保人变更为自己并进行保单贷款,而且不想让投保人知晓。

  对此,该工作人员觉得事情有蹊跷,经过长时间的耐心沟通,陈女士终于吐露出事情的来由:原来,陈女士最近加入了一个微信群,该群一直有人游说要抓紧投资他们的数字货币和养老产品,这些产品保本且收益高,等公司上市了一定能够发大财。但进行这样的投资需大量资金,陈女士手头资金不多,于是就想通过办理保单贷款的方式来实现。

  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即对陈女士普及了常见金融诈骗知识和案例,陈女士一开始还很生气不相信自己被骗,在工作人员的多次劝导下,陈女士才主动退出了微信群,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和责任心表示感谢,称以后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再轻易相信高收益类的信息,保护好个人资金安全。

  三、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陈女士的初衷是想通过保单贷款筹集资金,但这一行为涉嫌参与非法集资,对虚构的项目进行投资。所幸及时被工作人员发现劝阻,成功化解了陈女士遭受诈骗所造成的资金损失风险。

  当前,一些不法分子惯用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说辞,承诺高利率回报欺骗像陈女士这样的老年消费者,老年消费者应当重点注意防范。

  四、风险提示

  1、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

  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等宣传。时刻要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别被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2、谨记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

  购买理财投资产品一定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切记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

  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之前,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里人商量。

  3、千万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谨慎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要随便在空白合同签字。同时也不要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

  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