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证券 >

理性维权,杜绝非法代理退保

来源:重庆消费网 2025/3/4 15:22:48 关注度:2344次

  【案例介绍】

  刘女士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健康险,有天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保险公司员工,可以帮忙为她梳理保单信息的电话,刘女士也没有核实其具体身份信息,就信以为真,“该员工”告诉刘女士你身体这么健康,这份保险不适合你,你去退了吧。刘女士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到保险公司退保,得知只能现价退保很不满,这时候“该员工”又联系刘女士说有办法可以帮她全额退保。于是刘女士便放心把所有资料都交给了该员工。最后全额退保没有实现。刘女士生病住院来理赔发现保单已失效,后续办理保单复效,但本次住院相关疾病被作为除外保障责任,刘女士追悔莫及。

  【案例分析】

  刘女士没有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便轻易的相信了他人“非法代理退保”,导致保单失效。后面身体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想起了保险的好,却又被作为除外保障责任,得不偿失。

  【风险提示】

  购买保险前期就要梳理自己风险状况、保障需求,了解清楚即将购买的保险产品说明,投保提示、保险责任范围等等,考虑好保险产品是否适合自己。购买后要再次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并遵守合同约定,如果后期真的想要退保也要走合法正规渠道,理性维权,轻信非法代理退保,害人害己。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