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刘女士在某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健康险,有天接到了一个自称是保险公司员工,可以帮忙为她梳理保单信息的电话,刘女士也没有核实其具体身份信息,就信以为真,“该员工”告诉刘女士你身体这么健康,这份保险不适合你,你去退了吧。刘女士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到保险公司退保,得知只能现价退保很不满,这时候“该员工”又联系刘女士说有办法可以帮她全额退保。于是刘女士便放心把所有资料都交给了该员工。最后全额退保没有实现。刘女士生病住院来理赔发现保单已失效,后续办理保单复效,但本次住院相关疾病被作为除外保障责任,刘女士追悔莫及。
【案例分析】
刘女士没有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便轻易的相信了他人“非法代理退保”,导致保单失效。后面身体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想起了保险的好,却又被作为除外保障责任,得不偿失。
【风险提示】
购买保险前期就要梳理自己风险状况、保障需求,了解清楚即将购买的保险产品说明,投保提示、保险责任范围等等,考虑好保险产品是否适合自己。购买后要再次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并遵守合同约定,如果后期真的想要退保也要走合法正规渠道,理性维权,轻信非法代理退保,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