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警示

工商局提醒:警惕招生广告有“猫腻”

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信息网 2009/6/10 17:02:26 关注度:196945次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接踵而至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 “ 招生大战 ” 。现在的招生广告铺天盖地,更让人眼花缭乱,一些学校为达到招揽学生的目的,常常通过一些虚假的广告宣传误导家长和学生。为此,山东省宁阳县工商局工商人员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在择校时多留一个心眼,认清以下六点:

  一是注意异地招生的学校,他们常常绕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在一些媒体上刊登夸大事实甚至是完全虚假的招生广告。

  二是为争夺落榜生生源,一些规模小、名气不大的民办高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异地招生。中介机构受经济利益驱使,发布虚假信息诱惑落榜生以达到招生的目的。

  三是少数学校夸大事实,误导学生入学。这些办学机构招生宣传时用词含糊、夸大。比如将自考助学、证书培训说成学历教育,将学历文凭考试说成民办高等教育,甚至将名牌大学下设的助学机构招生说成名牌大学招生。

  四是一些社会办学机构与名牌大学合作办学,但其在招生时故意混淆办学主体,直接说成是某某大学招生,并强调招进的落榜生与统招生一样上课、一样毕业、颁发同样的学历文凭。

  五是发布虚假信息、骗取学生信任。比如将学校的师资力量说得如何雄厚,把学校的教学设备说得如何精良、齐全。

  六是用开办热门专业、甚至用保证出国的许诺,来吸引落榜生家长的目光。有些学校鼓吹社会缺什么样的人才,他们就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的学生百分之百能够高薪就业。

  工商部门特别提醒家长和考生遇到这样的招生学校时,首先要向相关部门了解这些学校办学的资质资格,不要轻信广告和招生简章。有条件应实地去参观、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周边环境,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择校对孩子的将来关系重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慎之又慎,切不可听信一家之言和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同时,当地工商部门也都已迅速行动起来,针对招生广告中存在的违规和虚假宣传展开专项执法行动,为当地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