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自古以来民风淳朴,以前当地人吃“月米酒”,娘家人挑着箩筐来,筐里装着谷子,谷子里埋着鸡蛋,或是挑着婴儿衣服,或送个背小孩的背篼。其浓郁的民俗、醇美的人情,曾让世人称羡。
如今“过事务”的变异,起于何时源于何因?谁也说不清。大家变着花样“过事务”,人人每天都在给别人送钱,于是就想着自己“过事务”把钱收回来。如此循环往复,每个人在当受害者的同时,又成为这个故事的导演……
张贴大字报
声讨过事务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你把请帖下,但我是要脸之人,还是只有来
在溶溪镇的街巷贴着一张声讨过事务的“大字报”,标题是《朋友,你还要脸吗?》,其中这样写道:
“朋友,你说在重庆买了新房子,你能领我去看看吗?你说你爹妈满七十八十,你在派出所打个户籍证明来,高寿之日,我一定登门拜访;你买新房过事务也就罢了,你装个大门也过,打个院墙也过,修个厕所也过……朋友,收到你的请帖,不去,面子上过不去,去呢,兜里又不大方便……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你把请帖下,有时横下一条心,老子不去了,但我是要脸之人,别人不要脸我能不要脸吗……”
别人过事务,不去不就得了?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和当地人探讨这个问题,但人们的回答几乎差不多:人都有面子,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心里恨得痒痒的,但人情还是要去送的。“有的人为了面子就到处借钱过事务,连钱都借不到的,就只有不要这张脸了!”晨光村居委会支部书记吴家友说。
还是人为“过事务”撕破脸皮。溶溪镇某村一陈姓人家,因洪姓人家说他们还礼还少了,气不过来,就翻着记
人情的账本和洪家吵架。溪口乡还有个王二,邻乡的老刘送了他三次礼,他一次没还,逢场天两人碰上面,老刘扭到王二还本钱,王二身上没带钱,借钱还账后才走脱。
也有实在熬不过打破情面的。溶溪镇家家乐超市女老板家里有一沓“回执卡”,遇到不该去的事务,就给送请帖的人一张,上书:本人只参加婚庆嫁女、过世老人的庆典,新居落成要注明详细地址,恕不参加其他宴请!据说这种“回执卡”是一刑满释放人员发明的,他“过事务”时没一个人来,别人“过事务”都要请他,于是想出此招。
人人的心思
都在请客上
大家想的都是如何“过事务”找钱,酒楼饭店等相关产业却异常繁荣
溶溪镇红光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里天天都在摆各种各样的宴席,人们想的就是今天该到哪里“过事务”,明天又该到哪里,如何想办法“过事务”找钱。“过事务”成了
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没有心思搞生产,生活全乱了套。在溶溪镇开副食店的冉女士说,人们挣的钱都拿去吃酒去了,没有钱消费,生意越来越难做。
然而,与“过事务”相关的一些产业如酒楼饭店、卖鞭炮的、印请柬的、出租灶具餐桌的等,却出现畸形的繁荣。秀山县城的酒楼饭店门庭若市,有的酒楼一天接待三四个宴席;溶溪镇佳丽影楼每天都有两三家人来印请帖,一月要印6000张以上,而小小的溶溪镇这样的影楼有七八家;生意最火的是出租餐桌灶具的,溶溪镇有10家,家家乐超市女老板说,她认识专门出租餐桌灶具兼卖鞭炮的肖老板,年收入少说也有10多万。
淳朴民风
何时回归
目前没有法律法规进行制约,官方准备将此纳入村民自治来规范
秀山与湘西交界,自古以来民风淳朴,人情醇美,一如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研究民俗的付显武老人介绍,当地山民婚丧嫁娶、生男育女等“过事务”的方式,是几千年来沿袭下来的民俗,也是当地最珍贵的东西。
比如以前村民吃“月米酒”,娘家人挑着两个箩筐来,箩筐里装着谷子,谷子里埋着20个鸡蛋,或是挑着婴儿衣服和背小孩的背篼来。然而,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当地物质生活的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冲击,优美的民俗却渐渐变异,醇美的人情变了味,以至演化成“公害”。这种民俗和人情的异化和改变,起于何时、源于何地、又是何因?谁也说不清。
秀山县民间流传着一个“过事务”的“山寨版”规定:一家人一年只能过一次;生儿育女头胎可以过,二胎三胎不能过;结第一次婚可以过,二婚三婚不能过;重庆成都江苏浙江等外地买新房的,一律不能过;给父母过寿的,先到派出所打证明……
4月22日下午,秀山县纪委党风廉政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首先声称,秀山县没有“禁操办”(禁止大操大办办公室),此前有媒体报道的秀山县成立“禁操办”之说,纯属子虚乌有,而关于“过事务要上税”更属无稽之谈。
该负责人说,今年以来,秀山县“过事务”泛滥现象的确突出。对于民间“过事务”,官方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进行制约,县委县府准备将此纳入村民自治来规范,可采用村规民约的方式,让村民自我约束自我规范,建议有关部门在进行村务公开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时,在这方面加强监管,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让淳朴的民风和人情回归原本。记者 张少科 摄影报道
晚报时评
走出怪圈
杨光志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人情往来,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一种正常社会关系,包含着有事情大家帮,亲朋相互捧场的含义。当请柬成为炸弹,超负荷的人情消费使人情往来中钱的分量愈来愈重,让大家不堪重负,甚至走到被人伤又伤人的“打不破、躲不掉、花不起”的怪圈时,到头来必然是礼金更厚,人情更薄。
秀山“过事务”乱现象,助长了攀比,败坏了风气,疏远了亲朋,搅扰了生活,加剧了负担,甚至宴席腐败现象都有可能乘隙而生。这折射出了我们的文化传统的一些劣根性和社会环境中一股陈腐的铜臭味,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
对此,政府当尽引导之责,文化可行改良之功,包括改革熟人社会的酱缸陋习,改进人际关系的评价体系,改进庆典习俗方式,更新观念,回归公序良俗的良善美意。具体来讲,就得坚持人情消费有节有度,别让人情成负担,要敢于对一些贪财好利的“请柬炸弹”理直气壮地说“不”,同时送礼要破除死要面子的思想,按自己能力点到为止,不随大流盲从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