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至今,李跃芳婆孙三代先后在观音桥街道渝北二村当居委会主任。婆孙三人见证了观音桥商圈从满目农田,蝶变成中国著名商业街的全过程。短短5年,观音桥迈入百亿元商圈的行列,并再次提出做“西部第一商圈”的目标。
解放初期:满眼农田
讲述人:李跃芳 82岁
因观音桥商圈改造,李跃芳去年从渝北二村搬了出来。“刚刚解放时,华新街往观音桥方向走,道路四周都是农田,根本见不到楼房。”李跃芳1953年当上江北区巷国寺(现华新街北滨路一带)“妇代会”主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跃芳所在的妇代会改名为观音桥五段居委会,“那时观音桥已有了两条走向的马路,马路中间是个大转盘。”
改革开放后,李跃芳就在家里加工豆腐脑,带着社区待业青年在观音桥转盘附近摆摊卖豆腐脑,持续干了近10年。尝到了甜头的李跃芳随后又带领大家办起了托儿所、餐馆、茶馆和理发店,到上世纪80年代末,居委会的自主企业就有20多家,当时观音桥地段的商业也慢慢发展起来。
80年代初:仅3家商场可逛
讲述人:周祖惠 52岁
1998年,在母亲鼓励下,周祖惠考入渝北三村居委会当低保员。2000年,渝北二村和渝北三村合成,周祖惠正式接替母亲成为渝北社区居委会主任。
周祖惠从儿时记事起,印象中的观音桥就只有一条马路,“我们家所住的渝北二村有8幢红砖房,木楼板,楼高也只有3层,当时却是观音桥最好的房子。”
上世纪80年代初,已长成大姑娘的周祖惠和其他爱美的女孩一样,闲暇时就约朋友逛商场。“当时观音桥只有江北商场(现世纪新都地址)、渝北商场和百安贸易中心可以逛。更多的次数是与姊妹伙约起,坐‘辫子电车’去逛解放碑。”
新世纪初:一年一个样
讲诉人:刘华 32岁
2000年,李跃芳的外孙刘华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2007年,通过民主选举,刘华当选渝北社区居委会主任,接过了当年外婆和四姨的接力棒。
“5年时间,观音桥翻天覆地。”刘华一点儿都不认为自己用词夸张,“从2003年商圈开建,观音桥真是一年一个样。一些烂尾楼变成五星级酒店、百货、商务大厦……人们也不用再羡慕解放碑了!”
记者 刘敏 实习生 姜伟 采写 制图/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