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 (记者 何 骏)昨日,市质监局对外公布了鸡精和棉胎两种产品的最新抽查结果,抽查结果显示,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鸡精调味料质量安全,但棉胎多为小作坊生产,在原料上把关不严,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
据了解,本次针对鸡精调味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了万州区、巴南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渝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沙坪坝区、铜梁县共9个区县38家企业50个批次的鸡精调味料,实物质量合格46批次,合格率为92%。
不合格的4个批次鸡精调味料主要表现在菌落总数超标、呈味核苷酸二钠不达标上(呈味核苷酸二钠是鸡精调味料的特征指标,是鲜味程度的体现);涉及重庆好情意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市佳禾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市劲量商贸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好吉多食品有限公司四家企业。
而棉胎的抽查中,质监部门共抽检33家生产加工单位的40批次产品,合格26批次,抽检合格率为65%,其中不合格的14个批次的棉胎全为小型加工点生产。“被判定为不合格的棉胎问题全都出在原料上,下一步,质监部门还将继续加大对小型棉絮加工点的监管,堵住黑心棉入市大门。”市质监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