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文明之约 共建幸福之城——新时代文明实践奏响巴渝最强音
来源:重庆日报 2022/9/13 11:51:18 关注度:14632次
党史和理论宣讲浸润百姓心田、志愿服务融入生活方方面面、文明新风吹遍城市大街小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重庆已开展4年多,并于去年底由试点探索转为全面展开。
重庆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秉承“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各类资源就汇聚到哪里”的理念,一个个生动的文明实践场景为城市“金字招牌”描下浓墨重彩一笔,广大市民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有了一处“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的场所,享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幸福。
幸福是自上而下提质增效
让老百姓就近享受文明实践阵地资源
重庆对标对表中央要求,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
2018年8月,重庆虽然没有被纳入全国试点,但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市委书记陈敏尔审定,市委办公厅印发方案,确定南岸等5个区县先行开展试点。
2019年10月,重庆12个区县纳入全国第二批试点,同时重庆又确定15个市级试点区县,鼓励支持非试点区县大胆探索,实现了试点工作全覆盖。
2022年4月,市委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意见〉工作措施》,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由试点探索转为全面展开。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重庆聚焦改革急需、工作急用、市民急盼,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制度相继落地、渐次开花——
成立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院,38个区县全部实体化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服务、事务)中心,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落地见效。
区县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书记带头抓、各部门齐落实的工作态势。
在推进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文化场馆、文明院落、窗口单位等既有阵地拓展建设文明实践点7100多个,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圈”,让群众能够就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
组织3500多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文明实践站点结对共建,形成文明实践工作合力。
紧贴公租房农民工群体需求,深入推进公租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服务覆盖公租房社区群众54万户、150余万人。
……
江北区整合资源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学校、商圈、公园等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开展“老马宣讲”“亲子小交警文明劝导”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走进渝北区双龙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这里的每个房间都是一派热闹景象:歌唱团在练习歌曲、舞蹈团在编排新舞、书画社在泼墨创作……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街道为居民的业余生活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巫溪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流动红旗评比,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常态长效。
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标注着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幸福是沐浴“真理之光”
让宣讲接地气、冒热气
“阿姨,好久又来给我们讲故事?”近日,荣昌区昌州街道寰宇世家,“小院讲堂”的志愿者正在给居民讲长征故事。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意犹未尽地问。
这是荣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的“强国复兴有我”志愿者讲总书记讲过的故事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到全区各站点,围绕《习近平讲故事》《习近平讲党史故事》选篇,通过口述、情景剧、才艺展示、歌舞演出等方式,宣传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飞入寻常百姓家。四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百姓心间,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理论宣讲的“中央厨房”,烹就理论盛宴,以百姓视角、百姓话语、百姓情怀推动理论与社会“零距离”“面对面”。
配齐“厨师”——充分发挥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市级部门优势,由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委等分别牵头组建“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健康、讲典型”等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市级宣讲志愿服务队,按照“讲政治、懂政策、会宣讲、有特长”的原则,发动本行业系统党员干部、专家学者、业务骨干等志愿者1300多人参加,指导各区县参照建立队伍,不断壮大宣讲力量,累计招募各类宣讲志愿者2万多人。
广纳“食材”——结合群众需要,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惠民政策、民法典等主题,梳理宣讲通稿270多篇,分类建立宣讲内容库,让志愿者“按需取用”。
修炼“厨艺”——开展15分钟内的微宣讲,侧重“小话题”反映“大主题”,以“小故事”阐述“大道理”,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讲身边人身边事。开展组合式宣讲,采取“理论+政策+法律”“微宣讲+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方式,增强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让群众既受到教育、又得到实惠。
南川区全面搭建志愿服务“户连网”,组建“茶韵”“巧嘴”“田秀才”等特色“小家”1500余个,推动骨干志愿者全覆盖联系服务群众,实施问生计、问诉求、问建议、问良策、问经验,红白事必到、家庭困难必到、矛盾纠纷必到、合理诉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的“五问五到”服务,让群众在参与中受教育、受启迪、得实惠。
万州区在“黄葛树之声”微宣讲+志愿服务的示范引领下,又陆续推出“书记讲坛”红色微党课、“太白夜话”、“党的政策我来讲”等微宣讲活动,有力推动了基层理论宣讲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
铜梁区创新打造“周末讲堂”“赶集日讲堂”“便民讲堂”“院坝讲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六讲”志愿服务4.5万余场次。
幸福是精心设计服务项目
让文明实践聚人气有活力
四年来,全市围绕服务大局、群众生产生活、应急突发事件实施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聚人气有活力。
立足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热点,全市策划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9.2万多个,切实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黔江区创新打造“爱在黔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赶场天’”活动,一站式送理论、送文艺、送服务、送实惠,让文明实践在基层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今年6月,璧山区璧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起了“电梯帮帮帮”服务,为辖区内老旧小区老年居民加装电梯跑腿协调、传送资料,志愿者成为老年居民的“移动电梯”。据了解,“电梯帮帮帮”服务共有5名专职社工、100多名志愿者参与,目前已接到近100栋老旧小区的跑腿委托。
沙坪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全区广泛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文明实践活动,发布“红岩志愿者集结令”,持续壮大红岩志愿者队伍,涵盖城市建设和管理、基层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困难帮扶等方方面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
紧盯基层群众需求,精准设计服务项目,让志愿服务走进城乡社区、走进群众家庭——
一餐饭的文明,映照一座城的文明。今年夏天,由市文明办和上游新闻联合打造的“米宝宝街角”启用。小型景观“丰收的稻田”,每天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留念,话题登上微博同城榜单。“米宝宝街角”还推出了网络互动,小朋友们上传“吃得文明”主题视频或图片,作品入选街角封面,即可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开州区探索社区“巡单”、群众“点单”、实践站“接单”、中转站“派单”、志愿者“送单”、社会“评单”的“六单工作法”服务机制,精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和生产生活需要。
丰都县着眼全县近26.5万人外出务工群体、1.4万余名留守儿童实际,创新打造家庭互助教育志愿服务,把活动办到了群众家门口。
涪陵区开发了“万名志愿者助农收砍青菜头”志愿服务项目,10年间从未间断。每逢青菜头成熟之时,涪陵处处是采收忙碌的景象,全区干部群众纷纷走向田间,每年帮助菜农收砍青菜头36万余吨,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应急志愿服务是党委政府应急力量的有效补充,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8月,持续的极端高温、点多面广的山火、让电于民的限电、形势严峻的旱情、复杂多变的疫情,轮番挑战着这座城市。“这是我的家,我必须守住!”山火凶猛,重庆小伙连续两天两夜运送物资支援灭火;“我是党员,有事请找我!”核酸检测,志愿者无惧“烤”验,许多被感动的居民把家里的风扇贡献出来给检测人员降温。无数感人的场景、声音和形象汇成滚滚洪流,让英雄的城市、伟大的人民传遍了互联网。
幸福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让“志愿红”成为文明底色
在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落地落实过程中,重庆把准百姓脉搏,找准情感共鸣点,建立机制激励市民参与,将文明实践变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我市一方面把参加文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以文明创建带动群众文明实践;一方面积极探索文明实践积分机制,印发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管理办法,健全“事事可积分、处处能积分、个个争积分”机制,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
周忠强义务为5社公路保洁,存入10分;祝勇给邻居孤寡老人送饭,存入5分……在彭水善感乡桂花村的“积分银行”里,一本本记录“爱心”的台账颇为显眼。这是彭水县在各村(社区)设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这个“银行”不存钱,存的是村民行善后转换成的爱心值。
大足区依托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打造“志愿积分兑换点”,按照“1个时长=15个积分=兑1元钱物品”方式进行兑换,目前累计兑换物品5000余件约2万元。“一存一换”间,文明新风吹进了每个居民的心里。
线下就近参与,线上随手操作——我市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市民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和“文明共鸣”。云平台整合服务资源、统筹活动项目,完善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管理、在线服务、宣传展示四大功能,建立了网上“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管理流程,开设了“学习理论”“用好政策”“遇事找法”等9个学习栏目,实现市与中心、所、站四级数据互联互通,群众通过手机、电脑就能随时随地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实现文明实践资源供给与市民群众多元需求精准匹配。
目前,云平台已在38个区县上线运行,实现了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
全市还壮大志愿队伍,推动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充分吸纳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等“体制内”志愿者,积极招募乡土人才、“五老”人员等“体制外”志愿者,努力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工作队,让志愿服务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在重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处处可及、人人可为。
一个个理论阵地、一次次暖心服务、一桩桩惠民实事……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这是一束束温暖的文明之光,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深度和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