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搭起双城经济圈“骨架”——写在成渝铁路全线通车70周年之际
来源:重庆日报 2022/7/1 10:35:47 关注度:11972次
70年前的今天,重庆菜园坝火车站、成都火车站广场,红旗飘扬、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人们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回望70年岁月,成渝铁路打破了四川盆地蜀道难的局面,为今天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搭建了最初的“骨架”。川渝两地间从一条成渝铁路,到与现在的渝遂铁路、成渝高铁“三线运行”,交通发展获得重大突破,带动川渝两地经济、科技、民生等各方面取得重大发展。
回望70年岁月,成渝铁路不仅承载着川渝两地人民对铁路的期盼,更昭示着新中国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心、决心。成渝铁路从筹划、决策、融资、建设到管理、运营等,全部第一次由中国人自主完成——这些“第一次”也为新中国铁路的建设规范、技术标准、管理方式等探索出了自主道路。
回望70年岁月,成渝铁路带来的不仅是“城”与“圈”的互联互通,更推动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的成渝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格局,进一步凸显双城经济圈区位优势,与世界对接。
两天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在重庆举行,川渝共建机制、共绘蓝图、共谋政策、共建项目、共推平台的全方位合作,正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条财富流动之路:
带动百业发展 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4月14日上午10时,永川国家高新区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运行,搭载着25节运输汽车专用车厢、195台“长城炮”和“坦克300”的长城汽车专列首发,在鸣笛声中驶出永川栏杆滩火车站,开往河北保定。
这条位于永川国家高新区凤凰湖产业园的铁路专用线,正是由成渝铁路栏杆滩站改造而成——在原有3条到发线基础上新建了1条到发线、2条货物装卸线,运力为小汽车60万吨/年、集装箱50万吨/年,总运量为110万吨/年。其中小汽车装卸线几乎修到了长城汽车永川工厂门口,与工厂成品车库只有一桥之隔。
“西南是交通第一,有了铁路就好办事。”70年过去,当年主导修建成渝铁路的邓小平的话音犹在耳边。成渝铁路作为交通动脉,改变了西南地区特别是川渝两地的格局,也继续为双城经济圈腾飞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如果没有成渝铁路盘活当年的重庆101钢铁厂(重钢前身),也就没有后来的重钢。”原重钢退休工人熊名珍老人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曾感慨地说。
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根钢轨在重钢轧出,被铺就在成渝铁路上;上世纪80年代,重钢在全国钢铁企业中率先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成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作为重庆工业象征的重钢,确是因成渝铁路而兴。成渝铁路,不仅救活了遭受严重破坏的101钢铁厂,还做强了重钢。到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重钢已经位列全国十大钢厂。大渡口因重钢而建区,被称为“十里钢城”。
成渝铁路沿线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矿产资源丰富。贯穿四川盆地的成渝铁路,不仅把成都、重庆及沿线10多个城市串联起来,还将西南地区与全国各地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成渝铁路通车后,重庆荣昌的煤点亮了万家灯火,四川内江的糖甜遍了全国各地。技术人才顺着铁路,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进入大西南。随着运价大幅下降,1200多种过去不能外运的西南特产,大量运往华东、华北和中原。
改革开放以后,川渝两地的群众去沿海打工,沿海的新鲜事物也不断改变着原本封闭的大西南。成渝铁路成了物流、人才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重要通道,成为一条流金淌银的财富之路。
到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达7.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6.5%,占西部地区比重达30.8%。今年一季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1.74万亿元,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如今,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所用航油,大部分依靠成渝铁路源源不断供给,老铁路与航空枢纽,以这样特殊的方式被连接到了一起。
一条自立自主之路:
拉开新中国大规模建设铁路序幕
隧道穿山、桥梁跨江,线路“上天入地”——2022年6月20日,被称为“天路”的郑渝高铁全线贯通运行,重庆形成成渝通道和渝京通道两线齐发,串联起西南地区与中原、华北地区的快速通道网络。
作为我国高水准铁路建设的缩影,郑渝高铁创下多个第一:万州到巫山段,桥隧占比高达98%,为国内首条桥隧比超过90%的山区高铁;奉节梅溪河双线特大桥,为国内35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最大跨度无砟轨道上承式拱桥;云阳彭溪河大桥,建成国内第一深水桩;巫山小三峡隧道,是亚洲时速350公里高铁最长的单洞双线隧道……
这些工程的完成与突破,与新中国成立后以成渝铁路为起点的大规模铁路建设积累下的技术和人才密不可分。
成渝铁路全长505公里,有60个车站;筑路供应的主要材料中,钢轨55997吨,枕木达128万多根,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完全采用国产材料,由中国人民自己建设起来的铁路。
修建成渝铁路时,由于缺乏自主修建铁路的经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时西南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组织专家对101钢铁厂既有机械、人才、技术进行摸底,决定修复张之洞时代购入的8000匹马力蒸汽机,发动专家和技术工人攻关后,于1950年9月轧制成功新中国第一根重轨。之后,成渝铁路从钢轨到螺栓,全部实现“中国造”。
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不胜数,工友们就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想办法解决。成渝铁路建设者魏一民回忆说,在隧道打炮眼,最初是一个人扶着钎子,一个人抡大锤砸,一天两人也就能打炮眼8米。当时有个工人叫颜绍贵,自创了“单人冲钎法”,他用一根长炮钎,利用炮钎自身的重量,一个人一天就能冲炮眼近20米。
当时水泥被称为“洋灰”。由于国内产量低,成渝铁路建设只能就地开采石料,作为水泥的替代品。成渝铁路全线新建的28座隧道,边墙全部为石砌;隧道拱圈,有23座是石拱。整条铁路,新建桥涵石砌工程占60%以上,混凝土只占8.6%。
成渝铁路的建设,同时也拉开了新中国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序幕,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经验。
如今,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超14万公里,“四纵四横”高铁网建成运营,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世界级工程也成了中国铁路交通的名片。
以成渝铁路为起点,重庆不断推进铁路建设里程,不断提速铁路列车运营速度。到2030年,重庆将建成成渝中线、渝昆、渝万等11条高铁,形成“米”字型高铁网络,实现“1小时成都、贵阳,3小时周边省会城市,6小时北上广”目标。
一条链接未来之路:
双城抱团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2022年6月30日,成渝两个城市开行的中欧班列突破两万班。
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团结村始发,揭开了我国开行中欧班列的序幕。如今,中欧班列已成为世界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运时短、成本低、运能大、零接触的独特优势,积极发挥着国际枢纽通道的规模效应和对产业、贸易的集成带动效应。
作为中欧班列开行最早、运行最稳定、影响力最大的川渝地区,从2021年1月1日起,开出的中欧班列有了一个共同的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它翻开了中欧班列发展新篇章,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新动力。产自重庆的笔记本电脑、家电、服装,产自成都的家电、花木等,通过中欧班列(成渝)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今年5月19日,从重庆江津出发的首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货运班列,借道成渝铁路,顺利抵达成都青白江区城厢站。该班列的开通,可紧密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加强成渝两大陆港型国家枢纽互联互通,使双城经济圈货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推进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成渝铁路以及与之接轨的国内国际大通道,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融入到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中。
一条便民惠民之路:
双城经济圈居民如今更似一家人
“成渝·同创园”位于沙坪坝区黄金湾·智谷。作为“成渝·同创园”运营负责人,成都人徐立频繁往返于成渝之间。“现在成渝高铁提速,1小时就能通达,就跟走亲戚一样方便。”徐立说,他第一次到重庆走亲戚,坐的是成渝铁路的绿皮车,在车上“摇”了一天才到重庆。但当时听长辈讲,与成渝铁路开通前相比,这已是“高速”。
在徐立看来,成渝间便捷的交通,乃川渝合作的根基之一。
“现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出行更方便,让两地企业愿意携手开拓市场。”徐立说,“成渝·同创园”已吸引携恩科技、哈瑞特科技等七八家科技企业入驻。在入驻企业首批派驻到重庆的30多名员工中,有八九人像徐立一样,已经或准备把家安到重庆,实现落地生根。
“上世纪80年代,坐绿皮车往返成渝是最快的选择,后来变成坐高铁,现在变成网络办理,只需跑一次。”前不久,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的张伟在重庆自助打印出公司的营业执照。开办物流仓储公司的张伟之前办理过同样的手续,当时他为材料中的数据调整等问题,曾在成渝间往返3趟。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要求。2020年至今,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川渝两地先后联合推出了三批共311项“川渝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其中第一批、第二批210项事项已经全部实现,今年9月底前第三批101项也将实现。
截至今年一季度,“川渝通办”已累计办件和查询量超过900万件次,日平均2万件次;截至目前,川渝累计跨省市迁移户口10.6万人次;持续联合开展网络招聘,共帮助18.3万名求职者在川渝成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