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3月10日电(邵以南)在白酒酿造技艺中,有一个环节叫作“看花摘酒”,指在蒸馏出酒的时候,老道的酿酒师仅通过肉眼观察原浆落入酒坛时形成的酒花大小,就能判断酒质优劣,从而摘取最精华的中段原酒进行贮藏。
要想取得合适的酒花,一靠原料、二靠酿酒技术。作为重庆白酒酿造龙头企业的江小白,也走着一条别开生面的“以酒生花”之路,围绕酿酒主业向上求解、向下拓展,不断释放综合效益。
“江小白农庄”万亩油菜花海是第七届“金色黄庄”菜花旅游文化节的主会场。新华网发(资料图片)
“菜花”:万亩高粱地 春来变花海 重庆江津黄庄,第七届“金色黄庄”菜花旅游文化节近期开展得如火如荼。1万多亩金黄色的油菜花烂漫盛放,引得大批游客慕名前来。
“金色黄庄”菜花旅游文化节此前已成功举办6届。今年的菜花节,把江小白的高粱种植基地“江小白农庄”作为主会场。江小白特地引育了多种特色油菜花,花期长、色彩多,提升了观赏效果;推出大地艺术景观、油菜花迷宫、江小白大地酒馆、“果立方”果园实验室等10多个场景,使节会品质进一步升级。
2015年,江小白与油菜花有了交集。为确保酿酒原粮稳定、充足、高质量供应,恢复江津高粱酒产区风土,企业在永兴镇黄庄村建立“江小白农庄”,展开了优质酿酒高粱育种与示范种植,其规模从最初2000亩发展到目前1万亩。
江小白采取高粱、油菜等复耕轮作模式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积极拓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其实在“江小白农庄”建立之前,黄庄已种植了一定面积的油菜花,2014年,永兴镇还尝试发起首届“金色黄庄”菜花节。江小白的到来,为彼时刚刚起步的节会输送了重要观光资源。
“每年高粱收获后,我们就种下油菜,引导村民不断拓展菜花节的规模和知名度。”江小白农庄负责人唐鹏飞说。截至目前,累计已有80多万各地游客“打卡”黄庄。
另一方面,“江小白农庄”作为江津现代粮油科技示范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承接了一批现代农业科研攻关项目,在重庆率先实现高粱全程机械化耕收,去年更以亩产830斤的测产数据,创下了重庆高粱亩产新纪录。
红红火火的黄庄,撬动了江津区政府投资2亿元打造“江津农业嘉年华”,和“江小白农庄”融为一体,由江小白统一运营管理。下个月正式开园后,该项目将具备“春赏花、夏吃桃、秋收高粱、冬酿酒”的特色,成为一处“全季节”农旅综合体。
“江记酒庄”的酿酒师傅。新华网发(资料图片)
“酒花”:以技术迭代重塑“产区优势” 江津地处我国白酒川、黔、渝“黄金三角”产区,因盛产烧酒享有“小曲清香型高粱酒之乡”的美誉。
重庆直辖之初,江津拥有获证酒厂360多家,年生产白酒达10万吨。江津烧酒既是重庆的主要白酒品种,也“代言”了中国清香型高粱酒。
在白酒行业上一轮调整中,江津白酒的竞争力有所“降维”。这既有品牌运作不力等因素,更与江津白酒产业整体上优势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密切相关。
2020年4月,重庆市政府发布《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其中“强化品牌和文化带动,提升酿造工艺,打造西南地区白酒优势产区”的描述,释放出“重振渝酒”的强烈信号。
江津依然是重庆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立足产区底蕴,江小白通过持续不断的重资产投入,努力证明“渝酒振兴”有迹可循。
在江津,江小白用10年时间垂直整合了一条高粱酒“全产业链”。沿“江小白农庄”一路向下,有西南地区最大的清香型高粱酒研发生产基地江记酒庄,有玻璃瓶、瓶盖、印刷品、仓储物流、渠道营销等一批关联企业,还有江小白酒馆等复合餐饮场景。
去年10月,江小白集结国内多名白酒专家,探讨江津白酒产业未来发展,并为江小白第三代酿造技艺“本味酿造法”把脉。
江小白通过对烧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创新,先后打造出两代酒体。2020年以来,江小白酿造工艺系统升级为第三代“本味酿造法”,通过“本地粮”“本地曲”“本地水”“本地技艺”,强调高粱酒的本来味道,酒体顺口纯甜。
如今,全新的“江小白”“金盖江小白52度”等系列高粱酒产品,不仅覆盖全国一半以上地级市场,还远销海外近30个国家和地区。
“正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庆,急需进一步塑造和提升‘渝货精品’‘重庆味道’‘重庆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业内人士认为,清香型高粱酒在口感、工艺等方面有着融入国际烈酒文化的先天优势。江小白把对“产品”的持续创新,落脚到重塑清香型高粱酒“产区优势”上,打出了江津乃至重庆酒业的一面“新旗帜”。
第七届“金色黄庄”菜花旅游文化节,游客泛舟徜徉花海。新华网发(资料图片)
共生:“红黄交替”增色“重庆酒城” “江小白来了之后,我们的生活改变确实很大!”
本届“金色黄庄”菜花节期间,黄庄村村民王真华带着老伴也来凑热闹。他说,在江小白建农庄之前,这里也算小有名气的油菜花观光地,但菜花结籽收获后空地应该种什么,村里一直缺少高收益方案。
几年前,王真华把自家土地流转给“江小白农庄”,同时在农庄当起了“管家”。
王真华渐渐发现,曾经的空地,被江小白种下了成片高粱;高粱秋收后轮作油菜,黄庄人气越来越旺。
他见证着农庄的“成长”:实施土地宜机化改造,研发特型播种机并投用,选育优质酿酒金皮糯高粱——随着市场对高粱酒品质要求的提高,结穗大、支链淀粉含量高的高粱是酿酒原粮更好的选择。
如今,王真华流转土地一年每亩收入900元左右,劳务月收入3000元左右,如此一来,年收入可以达到4万多元。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足。在黄庄一带,像王真华这样的村民还有1000多户,大部分人都把土地流转给了江小白,有的农忙时做做小工,有的则办起民宿,日子越来越好。
据统计,在江小白的带动下,高粱“企业自种+辐射”面积目前已达1万多亩,占江津区高粱播种总面积近一半。每逢春节前夕,江小白的酒庄还赠送万斤高粱酒给江津父老,“自家酿送自家人,自家人喝自家酿”。
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十四五”规划,不失时机地把白酒产业作为一大主攻方向:充分利用清香型高粱酒发源地和标准制定优势,以助推“振兴渝酒”为目标,以江小白酒业等为龙头,积极促进白酒产业工、农、文、旅、商协调融合发展,打造“重庆酒城”产业生态圈,到2025年力争实现白酒产业营业收入100亿元。
秋风吹拂,万亩高粱地泛起层层赤浪。江小白把农庄作为酿酒“第一车间”,从而在酿酒原粮供应及品质方面拥有更多主动。
春回大地,万亩油菜花海是江小白带给江津的一张农旅融合“金名片”——“红黄交替”,已成为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一抹亮色,或许也是江津阔步“酒城”之路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