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协办单位
首页 > 银行金融 >

传承历史 即是未来——太平品牌“老料新说”系列(6) 1954年《人民日报》发表联合通告:太平人寿

来源:重庆3·15消费维权网 2018/1/29 10:24:00 关注度:63236次
        一部太平品牌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保险发展史的缩影。《太平人寿创业十年记》中曾写道,“吾人于创设之初,即矢志于华商保险业之发扬光大,冀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二十载心血,终使太平人寿成为华商保险界的旗帜!” 以史为鉴,回溯公司早期经营的方方面面,太平人寿不忘初心投身寿险事业,砥砺奋进履行保障职责。作为中国太平旗下的专业寿险子公司,太平人寿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感召下,勠力同心,开启复兴“百年民族品牌”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对民族保险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除了组成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之外,人寿保险契约的清理给付工作也是恢复国营保险业务、处理国内外分保问题的前提之一。

(图为1954年刊发的《人民日报》联合通告)
  1949年6月18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处颁布《保字第四号训令》,包括太平人寿在内的数十家华商保险公司陆续恢复营业,遭战争摧残与西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压制的民族保险业再度起航。1954年1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则联合通告,要求包括太平人寿在内的多家华商寿险公司,按照“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及登记办法”,将需清偿的款项全部上缴国库。
  考虑到清偿寿险契约工作是完成保险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一环”,是维护参保群众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与公司“保障家庭幸福”、“服务社会民生”、“振兴民族资本”等等理念息息相通,太平人寿立即着手整理其国内业务部分,并在仅仅3个月的时间内,将全部应清偿契约金额48.4万元如数上缴。
  随着太平人寿清理给付工作的完成,1956年1月1日,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正式接管了太平人寿的海外业务,对内则不做合并,且允许其在海外以“太平人寿”的名义继续经营。

(图为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宣传广告)
  据一份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宣传广告所示,这一时期,人身保险业务已划归至太平保险公司麾下,分支公司属地延展至香港、澳门等地,且在全世界各主要港口设有查勘理赔代理人。这标志着中央政府顺利完成了新中国保险业的公私合营,太平人寿正式告别国内经营的历史舞台,开启海外发展的新篇章。
  在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太平人寿在新的制度架构和新任班子领导下开始运作,专注于为国家吸收外汇资金、发展跨国贸易,并为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提供专业的保险保障服务。

  太平人寿参与公私合营、清偿寿险契约,并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代大潮之中,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国家对国内保险业的领导地位,也用实际行动,为萌芽中的新中国保险业树立起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让这块承载着民族自豪感、归属感的“百年民族品牌”得以永续经营。

       本系列文章历史顾问: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赵兰亮教授
  本系列文章参考文献:
  ①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②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太平发展简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③上海市档案馆藏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档案,Q334-1-6-170。
  ④上海市档案馆藏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档案,Q335-1-8-1。
  ⑤上海市档案馆藏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档案,Q335-1-8-21。
  ⑥上海市档案馆藏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档案,Q335-1-24。
  ⑦《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本网责编:陈宏)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