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警示

通用点火开关召回波及中国 曝质量管理漏洞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4/7/3 9:29:39 关注度:510042次



    6月中旬,通用汽车发布公告称,由于点火开关缺陷,将在全球范围召回51万辆雪佛兰科迈罗。随后,我国质检总局也发布了上海通用的召回公告,公告显示,通用将在中国召回1802辆雪佛兰科迈罗,生产日期为2011年3月23日至2012年6月4日。这是通用点火开关召回持续3个多月来,首次涉及中国市场。

  在通用全球“召回门”持续发酵的同时,一家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公司被卷入其中。据境外媒体报道,通用点火开关的零配件供应商来自中国,由大连阿尔卑斯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阿尔卑斯)生产。
  在这一消息被曝光之后,中国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上海通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来自中国的这个点火开关供应商,在生产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点火开关缺陷实为产品设计问题,而拥有这一零部件知识产权的公司是通用汽车的供应商德尔福。”德尔福授权大连阿尔卑斯是生产电位器。此次通用召回,或许并不会因此承担相关责任。
  反观通用,在其全球频频召回的背后,其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监管漏洞也日渐明显。
  点火开关引出中国供应商
  从今年3月至今,通用在全球的召回规模已接近3000万辆,召回次数已超过40次。其中,北美是“重灾区”,而在中国市场涉及的车型相对较少。
  此前,通用汽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截至6月16日,只有6个从北美出口至中国销售的车型 (凯迪拉克SRX、别克昂科雷和凯迪拉克CTS、雪佛兰科迈罗、凯迪拉克ATS和凯迪拉克DTS)在8次召回行动中被涉及,累计召回数量为6.1万余辆。”同时通用汽车特别强调,“今年通用在中国召回的6万多辆汽车里,没有一辆国产车型。”
  不过,在6月中旬新一轮的通用点火开关召回事件,不仅涉及了中国消费者,而且也卷入了中国的零部件生产企业。
  上海通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通用此次在华召回是全球召回的一部分,但此次点火开关故障和之前召回原因有所不同。”虽然上述负责人没有进一步透露具体原因,但有境外媒体报道称,此次召回涉及点火开关的零配件供应商来自中国,是一家名为大连阿尔卑斯的企业。
  资料显示,大连阿尔卑斯是日本ALPS电器株式会社与辽宁电位器厂成立的合资企业,具有年产电位器3亿支的生产能力,其中90%的产品出口世界各地。
  对此,通用(中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能够确认的是阿尔卑斯的确是这批点火开关的供应商。但此次点火开关故障并不是因为这家企业的生产问题所导致,实际上是产品的设计问题,拥有相关知识产权的企业是德尔福。”
  据上述负责人透露,德尔福授权大连阿尔卑斯生产点火开关,并提供给了通用汽车。而在大连阿尔卑斯被媒体曝光后,德尔福并未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德尔福中国相关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因为德尔福并不是上海通用点火开关的供应商,因此此前在华国产的通用车型不在召回范围之内。”
  通用质量监管被指存漏洞
  不管通用点火开关缺陷的始作俑者是否是德尔福,但这一问题频频出现,与通用自身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体系缺陷不无关系。
  根据境外媒体的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点火开关问题就已开始浮出水面。为了减少维修费用,通用点火开关曾经进行了修改。通用曾坦言,2英寸点火开关一直没有满足相关标准。
  2006年4月,通用点火开关又进行了再次修改。美国国会众议院下属能源和商业委员会相关人表示,取样测试表明再次修改的点火开关低于通用汽车最初设定的规格标准。
  曾在通用汽车公司工作过的工程师表示,通常情况下,这样的零部件改动会得到精确的追踪,同时由于零部件设计更改涉及从采购到制造,甚至销售环节的调整,因此需要多个部门的确认和检验。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德尔福拥有点火开关的知识产权,承担了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工作,但产品的标准来自于通用,对零部件的检测、是否批准使用,也由通用把关,从这个角度来说,通用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存在不小的漏洞。”
  通用汽车相关人士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坦言:“通用汽车将从这次事件中汲取教训并致力于在安全、质量和品质方面建立新的标准。”
  为了尽快走出召回危机,目前通用汽车已在内部掀起了人事变动浪潮。近日据境外媒体报道,通用公司任命在公司工作了31年之久的老将CathyClegg为北美生产部门副总裁,7月1日正式上任。
  有资料显示,自从通用全球召回事件爆发之后,已解聘了15名来自工程、质量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一半以上为高级主管,其中还包括一名副总裁和两名董事。

  亟须走出召回阴霾的通用汽车,能否安全渡过此次危机事件,成为考验通用汽车新CEO玛丽·博拉的一道难题。

(本网责编:陈宏)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