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多宝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案,亦即媒体俗称的王老吉“被改名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在庭审现场,王老吉方面通过大批事实证据,指出加多宝曾进行过大量“王老吉改名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之类虚假宣传,其目的在于欺骗消费者,转移王老吉的品牌价值,对王老吉合法权益造成了巨大伤害。原告王老吉提出的诉讼请求包括被告加多宝不得在广告宣传上使用“王老吉改名加多宝”或“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等广告语;赔偿1000万元人民币并在各知名媒体公开道歉等内容。
加多宝巨资炮制弥天大谎 王老吉被迫维权
王老吉加多宝“改名之争”由来已久。2012年5月9日,广药集团依法收回红罐“王老吉”生产经营权,随后正式推出红罐王老吉凉茶。但就在同时,加多宝公司开始在全国大范围进行“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等虚假宣传,意图混淆视听,制造王老吉改名甚至消亡的弥天大谎,以此来获取不正当利益。这些恶意虚假宣传严重误导了消费者,扰乱了凉茶市场秩序,对王老吉的品牌和销售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王老吉代理律师介绍,从加多宝发布虚假广告开始至今,王老吉蒙受的经济损失高达1.4亿,主要包括为了消除负面影响而在各大媒体上刊登广告的费用以及正常诉讼支出。
面对加多宝铺天盖地的虚假宣传,王老吉不得不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自身权益,于2012年11月30日向广州中院提起诉讼,同时申请诉中禁令。同年12月27日,广州市中院专组织双方进行听证,最终法院认为,加多宝及其经营者实施了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因此下达诉中禁令,为避免对王老吉的合法权益继续造成损害,要求加多宝立即停止相关行为。至2013年9月3日,广州中院正式开庭审理,“改名案”由此进入庭审环节。
在庭审现场,王老吉通过详实的事实证据,证明加多宝曾经进行过大量相关虚假宣传,严重误导了消费者,对王老吉合法权益造成了巨大伤害。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加多宝巨资炮制的虚假广告逐渐露出了其真面目。由于案情复杂,法院并没有当庭宣判。
加多宝成不正当竞争反面教材 专家呼吁合法经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市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法制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企业守法经营,正当竞争,然而加多宝却提供了一个逆潮流而动的反面教材典型。据法律界人士介绍,在商业法律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以加多宝这样明显恶意的大规模虚假宣传,必将导致巨额赔偿,甚至付出倾家荡产的代价,而且从商业伦理的角度也为公众所不齿。随着我国法制经济的进步,这种违法商业竞争的生存空间必将越来越小。
据悉,自广药集团依法收回红罐王老吉经营权以来,加多宝除了炮制大量虚假宣传,其员工还在全国各地对正常经营活动中的王老吉员工不断进行暴力攻击,堪称”文有虚假宣传,武有舞刀弄剑“。就在这次”改名案“开庭的前几天,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对曾轰动全国的“8·28苏州加多宝员工伤人案”也进行了宣判,裁定被告人加多宝员工郝某持刀伤害进行正常经营活动的王老吉员工,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伤害被害人脸部受伤近毁容,赔偿医药费等3万余元,受伤的王老吉员工无过错。
某知名法律专家分析,加多宝这“文”“武”两道是相辅相成的,这些违法暴力行为的出现,其目的正是为了阻挠王老吉产品的正常上市和销售,从而获取其非法利益。这一系列有悖道德伦理的行为,不由让人发出疑问,这到底是生产凉茶的企业,还是横行街头的黑社会?
一位凉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在持续一年多的凉茶商战中,王老吉虽然是受害者,却也是成功者,即使加多宝公司屡屡实施非法竞争行为,王老吉大健康公司也没有放弃努力,为了保护“王老吉“百年民族品牌不受外资企业侵害,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流了汗也流了血,换来的不仅是销量的增长,更换来了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屡屡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企业,最终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消费者是虚假宣传最大受害者 法律理应保护
广大消费者是加多宝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最大受害者。虽然法院早已发布诉中禁令要求加多宝停止虚假宣传行为,但至今还有许多消费者被加多宝虚假广告所误导,认为王老吉已经改名了,认为又一个民族品牌被一个外资品牌鲸吞蚕食,尤其对于钟爱王老吉品牌的消费者来说,物质和情感双方面都被深深伤害,加多宝虚假宣传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是对消费者利益和情感的切实保护。
回顾过往,加多宝欺骗消费者已成习惯。长久以来,加多宝冒充国内民企,大打民族感情牌,然而后来媒体经过查证发现,加多宝集团是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外资企业,是鸿道集团全资子公司,其企业性质为外资企业,长久以来的”民企“宣传都是假象。在这次王老吉被“被改名案”庭审中,法官层问到加多宝是否国内公司,加多宝方面对此支吾其词,称庭后再提交相关注册资料,再一次让世人见证了“伪民企”的笑话。
某凉茶业内人士表示,不难看出,“被改名案”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加多宝一贯风格的体现。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企业需要通过守法经营来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能屡次违反法律和商业伦理,制造不和谐因素。随着消费者对真相的日益了解,这些行径必将遭到市场和社会的唾弃。
(本网责编: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