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昨日报道,294.1万立方米!7月30日的市区用水量出现在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供水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时,引来一片惊呼。还好今年市区日供水能力极限比去年提升18万立方米,达到318万立方米,才算有惊无险。但294.1万立方米不仅刷新了北京供水百年纪录,更是再次发出了水资源紧缺的警报。
众所周知,我国是个严重贫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高达三分之二的城市严重缺水,其中就包括北京。
目前,北京年均用水总量达36亿立方米,而年均水资源总量仅有21亿立方米,缺口达15亿立方米。北京的年均水资源量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甚至不足100立方米。
水资源缺乏,说明“开源”是件难事,要想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作用,“节流”就是必然选择,也就是说,要努力通过节约用水来应对水危机。
就城市而言,居民生活用水是水资源的消耗大户,这就意味着,只要居民节约用水,将能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调查显示,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马桶用水量相当巨大。假设普通居民的马桶冲水量为6升(实际上许多人家马桶冲水量为9升甚至12升),假设一位居民一天用6次马桶,那么一年下来,一位居民就要用掉13140升水资源。以北京市2069.3万人口计,仅冲马桶一项,北京人一年就要消耗掉2719亿升(1升=0.001立方米)的水资源。相对于北京15亿立方米的年均用水缺口来说,只要做好马桶节约用水,北京市的用水缺口大约就会减少两成。对严重缺水的北京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我们知道,在居民家中,马桶用水完全来自于自来水管道,是绝对的清水,是可以用来洗菜做饭涮锅洗碗的清水,用这样的清水冲马桶,无疑是对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当然,这样做,并不是居民的过错,而是建筑设计、管道设计的问题。在此方面,日本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借鉴。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日本就大力提倡使用“杂用水”。所谓“杂用水”是指下水道再生水与雨水,可供冲厕所、冷却、洗车、街道洒水、浇树木等。净化处理生活废水、生成再生“杂用水”的处理系统在日本叫“中水道”,即自来水管道和废水排放管道之间的地段。“中水道”设施多采用个别循环方式,即一栋建筑物安装一套废水处理装置,把厨房和盥洗室等处排出的废水加以处理、净化,再用于冲洗厕所等,然后排入下水道。看得出来,日本居民冲马桶所用的不是清水,而是处理过的生活废水。如此一来,用水量自然大幅减少了。
不难猜想,若我国的居民建筑也带有废水处理装置,那么,居民就能节约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但可惜的是,我国所有的民居都没有这样的装置。
当然了,没有废水处理装置,并不意味着居民无法利用废水。实际上,居民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将家中洗衣服、洗菜用过的废水收集起来,专门用来冲马桶。这样做,确实会给生活增添一些麻烦,但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让生态环境一点点好起来。
面对严峻的缺水形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必要采取措施充分节水,最起码,不能再用清水冲马桶了。
(本网责编: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