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乳企垄断被重罚6.7亿元 消费者能否得实惠
来源:诚搜网 2013/8/8 9:12:22 关注度:938263次
巨额罚单震慑了乳企的纵向垄断行为,但消费者担心,在乳企交出巨额罚单之后,是否会变着法子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昨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等6家奶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约6.7亿元,成为我国反垄断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
6家企业6.7亿元,可谓巨额罚单。应该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得以震慑奶粉企业的纵向垄断行为。但消费者有理由担心,在乳企交出巨额罚单之后,是否会变着法子将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实际上,在这次处罚结果出来之前,表面上看调查有了一些效果,一些被调查的洋奶粉企业宣布降价。但是这一个月以来,不少消费者反映市场上洋奶粉的所谓降价,大多是噱头。如降价承诺未在零售终端实现,只对非主流产品降价,把宣布降价的商品置于不易被消费者发现的位置,并利用改进配方增加营养元素的方式保持价格的坚挺。
这次处罚之后,一些“不厚道”的乳企或会“偷梁换柱”,或明或暗地把处罚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为按照《反垄断法》,对于被查证确实的垄断行为,是按照其年销售额1%到10%处以罚款。6.7亿元的巨额罚单看上去很吓人,但是,奶粉企业只要以新产品、新配方的名义将产品价格提高十几元或几十元,多出来的盈利一定会多于罚款。
目前,著名的洋奶粉品牌在中国有六七家,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也仅在15%左右,小的还不到5%。通常来说,这种份额的市场结构,谁涨价谁死,但是这些年来,中国的洋奶粉价格节节攀升,有的奶粉价格在三年内价格翻倍。还有调查表明,中国售卖的高端“洋奶粉”价格,竟达到国外官网售价的2倍甚至4倍。
同时,所有的洋奶粉价格,几乎都是同步上涨的。所以,这里面有价格默契,是实质的垄断行为。但是定价是企业的自主权,这种价格默契没有直接的证据,所以无法查证,自然无法处理。
因此,被查处罚款的奶粉企业,完全可以放弃已经被认定的价格操纵行为,而改以新产品、新配方的名义继续涨价,以把罚款更多的找回来。同时默契同步涨价的行为,还会把所有的奶粉价格都带起来,甚至把国产奶粉价格也带起来。有数据显示国内品牌价格增长趋势更加明显。
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次反垄断的实质效果未必乐观。打破反垄断的尴尬,首先需要洋奶粉企业的自爱,不要自塑成有质量却不厚道的形象。监管部门一旦发现乳企有垄断行为,还需要继续加大调查力度。
更重要的是,需要促使国产奶粉争气,除提高国产奶粉的标准之外,还要加强监管力度。除了反垄断,解决洋奶粉价格虚高还是要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