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费者透露,携程网在其部分机票预定栏内提示消费者预订该机票需同时购买保险,微博上也有网友爆料称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航意险钱虽然不多,但消费者买得莫名其妙却让人很郁闷,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携程网捆绑销售航意险行为涉嫌违法
据消费者田先生透露,今年春节期间,他在携程网订购了两张从北京飞往长沙的机票,无意间发现自己买了两份航空意外险;而一些网友也在微博上报料,“看到携程网有的机票报价赫然写道:‘预定该机票,每位乘客至少需购买30元航空意外险,保额100万。’”
为了弄清事实,记者也登录了携程网进行订票操作。在登录网站后,记者随机准备预订一张由3月6日由北京飞往呼和浩特的机票,发现当天从北京飞往呼和浩特的航班中,包括首都航空JD5623次航班起飞时间为早上6点55分,其机票价格(不含机场建设费、燃油附加费、保险费等,仅指票面价)285元中提示“预订该机票, 每位乘客至少需购买30元航空意外险,保额100万”的字样。记者发现,该航意险由新华保险(26.69,-0.50,-1.84%)提供。
记者再度随机以3月15日从北京飞往南京,其中包括海南航空[微博](4.24,0.00,0.00%)的HU7121次航班,18点05分起飞的航班,机票的价格为330元,也带有“30元保险”的字样。而同样的机票,记者在登录海南航空官网准备预订同一时间的航班时发现,其特价机票也是330元,但其却没有强制消费者购买航空意外保险。
为什么携程网一定要搭售保险呢?这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特殊”保险呢?
记者调查发现,携程网部分特价机票搭售的保险,其实就是普通的航空意外险。在向携程网客服电话进行咨询时,一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捆绑销售”的保险产品保额为100万元,保费为30元/份,每位乘客最多可买5份。保险的有效期限为“当次航班”,即从乘客进入机场到离开机场为保险期限。如果乘客要退保怎么办?该客服人员表示,该机票和保险属于优惠组合产品,退机票可退保险(航班起飞前),保险生效后不可退(过航班起飞时间)。
不过,记者查询相关保险公司的航意险产品后发现,携程网搭售的保险产品,比市民自己买的要贵很多。以同样100万元的保额为例,记者分别在平安、新华和国寿的官方网站上查询了航空意外险产品。结果显示:中国平安100万元保额的航空意外险,保险期限长达7 天,费用为5元;新华保险100万元保额的航意险,保险期限为10天,费用为10元;而中国人寿100万元保额的航空意外险,保险期限为7天,费用为 5.5元。
如果按携程网销售的30元保费来算,市民自己通过平安官方网站购买航空意外险,可以购买到保险期限为30天,保额为200万元的航空意外险。相比携程网捆绑销售的航空意外险,市民自己购买明显划算得多。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携程网对这样的搭售行为会给出怎样的解释呢?
记者以客户身份拨打了携程网上公布的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一位客服人员表示,如果机票后面显示有30元保险的话,那这个保险必须要买。据该客服人员解释,因为客户预订的这个机票折扣是比较低的,“机票+保险”属于捆绑产品,相当于携程网提供给消费者的一个套餐产品,与航空公司都没有关系,属于促销行为。如果消费者觉得不合适,可以预订其他不捆绑保险的机票,但这样就不能享受捆绑保险的特价机票优惠。
是否真如客服所言,不捆绑保险就无法获得优惠的价格机票了呢?记者随后登录了携程网优惠机票公布的航空公司官网。通过查询,记者发现同一时间、同一航班的相同座舱机票,该航空公司官网上公布的价格与携程网公布的优惠价格完全一致,唯一的不同是航空公司并没有强制消费者购买航意险。
类似携程网这样的“捆绑”销售是否合理?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律师。
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携程网的捆绑销售行为,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保险法》两部法律。一是违反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在《保险法》方面违反了保险合同的自愿订立原则,如《保险法》的第11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应当协商一致,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除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必须保险的外,保险合同自愿订立。
律师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对这种销售模式有异议的话,可以向当地的工商管理部门或保险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现在正是错峰出游的好时机,各路线机票都已降价,但在购买特价机票的同时,要谨防强制消费,如果市民在消费过程中发现有涉嫌违法的行为和线索,需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另外,小编提醒广大市民,在网上购买航意险时要注意该网点是否具有保监局核发的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避免买到假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