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比较试验

野味与家禽营养价值大比拼 谁更高一筹呢?

来源:重庆3·15消费维权网 2013/2/18 10:35:49 关注度:2507969次

  现今,野生动物在市场上的销量出奇的大,很多人在用食补方式进补时都选择了野味,认为野味更营养、更滋补,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小编就要告诉大家野味与家禽谁的营养价值更高,亲们,不要舍近求远哦!

野味营养价值不比家禽高 食用野味小心中毒

野味营养价值不比家禽高 食用野味小心中毒

野味比家禽更营养?

  最近一则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广州警方破获近来最大一起非法贩卖野生动物案,发现贩卖野生动物穿山甲的犯罪嫌疑人为了运输方便在车上会给穿山甲打镇静剂,到了市场上,为了卖相好,会给穿山甲打兴奋剂,让其活跃点吸引人;如果是死体穿山甲,则会打防腐剂,防止烂掉;最后为了多赚钱,给穿山甲喂重金属进肚子里。

  这则报道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现今,野生动物在市场上的销量出奇的大,究其原因,大多数人是为了能增加营养或滋补,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因为鱼翅与熊掌珍奇难得,营养含量也被人们高看了。但事实上“野味未必富含营养”在营养学界早已达成共识。相反,普通鱼肉因其中的成分与人体接近,营养的吸收和利用率均胜于熊掌。

专家称野味不一定有营养反可能有害

  营养专家指出,选择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大多出于猎奇、炫富和滋补三方面原因,但食用来源不明、未经检疫的野味非但不一定大补,反而可能有害健康。

  有关医生介绍说,从营养角度看,野生动物并不具备更高价值,食用未经检疫的野味还可能有害健康。受生长环境影响,野生动物肉质成分中肌肉较多,脂肪较少,口感上没有优势,营养价值与人工饲养的动物相差不多。

  传染病专家表示,一些人类传染病也与野生动物有关,例如SARS就被怀疑由果子狸传播。如果一定要吃,应选择从合法渠道获得,并经过相关部门检疫。

  “深山野味”目前成为一些饭店招揽食客的招牌。据调查,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野生动物许多是下毒致死或通过其他非法渠道所得,且大部分未经检疫。有关专家及环保人士表示,食用野味非但不一定大补,反而可能有害健康。希望公众尽量不食用野生动物。

野味营养价值不比家禽

  根据对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分析比较来看,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熊掌脂肪丰富,其中含有较多的平滑肌和胶原蛋白,但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羊筋、牛筋、鸭掌、鸡腱、猪脚等食物中,也含有同样的成分,只不过它们的外形比熊掌小。

  在营养学界有种说法,“没腿的比有腿的好,两条腿的比四条腿的好”。意思是说,动物性食品中:鱼类、禽类、畜类的营养价值依次排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吃鱼的人比经常吃猪肉的人患脑血栓、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比率要低。因为鱼肉中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鱼肉中所含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比与人体非常接近,各类营养素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均比较高。与此相反,熊掌中富含的胶原蛋白,反而不易于人体消化。

  综上分析可知,野味未必营养丰富,其实鱼肉的营养价值反倒胜过这些所谓的野味,且价格实惠,何必舍近求远呢?

食用野味小心食物中毒

  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的主要疾病有狂犬病、伪狂犬病、口蹄疾、日本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炭殂、Q热病等15种疾病比较常见,另外还有多种由霉菌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共计100多种。

  环境污染给野生动物带来的毒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污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生活在该环境中的野生动物受其毒害,形成急性或慢性中毒;高残留农药和杀虫、灭鼠药等的污染。高残留性有毒物质经过食物链的作用,可以使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体内达到很高的含量,人食用这样的动物,就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平衡失调,生殖、免疫等功能障碍及多种生理功能的异常。

  从食品卫生的角度来看,许多野生动物体内含有许多寄生虫、细菌和病毒,不经检验盲目食用很可能对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目前已经发现的有毒野生动物有某些蛇类、鱼类、蜥蜴等。这些内源性毒性物质可以对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造成危害,严重的可以致人于死地。

  一些偷猎者常常采取毒药毒杀的办法获取野生动物,而且所采用的毒药毒性大且多不易降解,经常是残留在被毒杀动物体内,食用这样的动物就有被继续毒害的可能。

■ 小编有话说

野味不一定更美味哦

  野味虽然稀奇古怪但口感并不一定有想象中的美味,野味通常都有很大的腥臊味,烹饪时要加入很多的佐料去味才行,而且大多都不容易消化。野味的营养价值没家禽高,口感没想象中好,价格也比家禽高,食用野味还要防止中毒,亲们,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你在做吗?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