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国料理的潮流和果蔬汁的兴起,很多人也开始尝试生吃食物的饮食方式,甚至还有一些生食主义者提出了“食必生食”的口号,认为生吃不仅能更好的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能预防疾病,但也有人认为,生吃会给身体带来隐患。那到底是生吃好还是熟吃好呢?
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对于生吃好还是熟吃好这一问题,大家争论不休,其实啊,生吃熟吃各有利弊,还需量力而行,而且生吃熟吃也是需要根据食物而定的,有些食物生吃比较好,而有些食物熟吃比较好。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生吃和熟吃到底有什么差别吧。
1.烹调帮助消化吸收
人类从生食到熟食,曾经被认为是一个极大的历史进步,也伴随着人类寿命的大大延长。为什么要加热烹调呢?难道生吃食物就不能消化吸收吗?的确,很多食物能够不经加热烹调便消化吸收,包括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鱼肉海鲜都是动物性食品,生吃和熟吃都可以消化吸收。对鱼肉海鲜类加热熟食,主要是为了杀灭细菌,保证饮食安全;同时调和风味,丰富口感。和生食相比,消化鱼肉熟食会更容易一些。这是因为加热之后,蛋白质更有利于人体肠胃中蛋白酶的分解。对于一些身体虚弱的人来说,肉类做成熟食更为合适。
蔬菜属于植物性食品,富含纤维,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很多蔬菜来说,熟吃显然更为美味。粮食、豆子等淀粉类食品,如果不加热煮软,人体小肠中的消化酶就没法消化它,未消化的坚硬谷粒穿肠而过,不仅得不到营养,还会损伤消化系统。
马铃薯、甘薯、山药等薯类食品虽然可以生吃,但生吃的时候只吸收其中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而淀粉粒部分基本上是不吸收的,和纤维一样进入大肠,帮助一些喜欢淀粉的微生物繁殖。偶尔食用,对“润肠通便”有一定好处。
实际上,从营养平衡的角度来说,熟吃是必不可少的。在享受生吃食物所带来的益处的同时,也要食用一些烹制菜肴,虽然生吃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看似原封不动,但烹制食物能够去除很多“抗营养物质”,食物的消化吸收率更高,也就是说,实际获得的营养并不少。
2.生食有一定风险
“从理论上来说,生食完全可以维持生命,供应充足的养分。不过,生食生活的食物构成,和熟食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不能有谷物类食品,这就意味着要吃生鱼生肉。”专家表示,鱼肉类要能够生吃,需要有极高的新鲜度,就必须从宰杀到烹调,都处于严格的冷链环境当中,保存期只有几天时间,这样的肉类,生产成本极高。
此外,鱼肉海鲜类食品通常会富集环境污染,其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的水平都比粮食豆类高得多,因此,以鱼肉类为主食,必须采用有机食品。事实上,这也正是生食主义者一直提倡的食材。然而,能达到生吃卫生标准的、有机方式生产出来的鱼肉,其产量极少。
同样,能够达到生食安全标准的蔬菜,也不是普通的蔬菜。不仅农药必须严格控制,也不能有各种致病菌的污染,最好是洁净的有机蔬菜。很多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不能像水果那样轻易去皮,也很难像番茄一样彻底洗净,所以,生吃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生吃可能会营养摄入不足
很多专家都指出,生食蔬菜的做法往往意味着蔬菜摄入量不足。按我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每日要吃300-500克蔬菜,其中一半是深绿色叶菜,但如果生吃200克绿叶菜,如菠菜、油菜、芥蓝、绿菜花、茼蒿、茴香等,实在很难做到。所以,完全生食蔬菜,蔬菜品种会受到很大限制。
西方人经常生吃的,也不过是番茄、黄瓜、生菜、甜椒、洋葱、胡萝卜等几种而已,其他很多品种的蔬菜,如芦笋、茄子、甜菜、南瓜、绿菜花、豌豆等,也是要熟吃的。
蔬菜和水果一起打汁或打浆饮用的吃法,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时尚。实际上,这是西方人为了弥补蔬菜摄入量不足、改善生蔬菜口味而想出的一个方法。这种方法虽然会造成酶促氧化,令维生素C和水溶性抗氧化成分大量损失,却能保留蔬菜中的一些保健活性物质,每日饮用两杯果菜汁的确可以增加蔬菜的食量,同时又不会增加脂肪和盐,是有益健康的;但如果以为饮用果菜汁就可以三餐不吃菜,是非常不可取的。
1.鲜黄花菜。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形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极毒,食用3-20毫克就可致死。
2.荸荠。常吃生荸荠,其中的姜片虫就会进入人体并附在肠粘膜上,可造成肠道溃疡、腹泻或面部浮肿。
3.白糖。白糖中常有螨虫寄生,生吃白糖很容易得螨虫病。螨是一种全身长毛的小昆虫,肉眼看不见,螨在糖中繁殖很快。若螨虫进入胃肠道,就会引起腹痛、腹泻、形成溃疡。若进入肺内,会引起咯血、哮喘。若进入尿道,可引起尿路炎症。因此,白糖最好不要生吃,食用前应该进行加热处理,一般加热到70℃左右保持3分钟就可以了。
4.蜂蜜。蜜蜂在酿制蜂蜜时,常常采集一些有毒的花粉,这些有毒的花粉酿进蜂蜜以后,人吃了生蜜就容易发生中毒。另外蜂蜜在收获、运输、保管的过程中,又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因此,生蜂蜜不可食用。
5.新鲜木耳。新鲜木耳含叶林类光感物质,生吃新鲜木耳后,可引起日光性皮炎,严重者出现皮肤瘙痒、水肿和疼痛。
6.豆浆。豆浆味美可口,其营养价值并不比牛奶低。但饮用未煮沸的豆浆,可引起全身中毒。因为生豆浆中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抗胰蛋白酶、酚类化合物和皂素等。抗胰蛋白酶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酚类化合物可使豆浆产生苦味和腥味;皂素刺激消化道,引起呕吐、恶心、腹泻,从而破坏红细胞,产生毒素,以致引起全身中毒。
7.河鱼。肝吸虫卵在河塘的螺蛳体内发育成尾蚴,并寄生在鱼体内,若吃了生的河鱼,肝吸虫就会进入人体发育成虫,可使人体产生胆管炎,甚至发展成肝硬化。
8.螃蟹和龙虾。生螃蟹带有肺吸虫的囊蚴虫和副溶性弧菌,龙虾则是肺吸虫的中间寄主,生吃螃蟹和龙虾后,肺吸虫进入人体,会造成肺脏损伤,严重者会使肠道发炎或肠道水肿充血。
9.鸡蛋。蛋清所含的抗生物蛋白在肠道内与生物素结合后,会阻碍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生鸡蛋还常含有沙门氏菌,会使人呕吐、腹泻。
10.豆角。豆角包括扁豆、芸豆、菜豆、刀豆、四季豆等。吃豆角容易中毒,是因为豆角里面含有一种毒蛋白“凝集素”,这种物质在成熟的或较老的豆角中最多。豆角应该煮沸或用急火加热10分钟以上,这样“凝集素”就会被除掉。吃炒豆角或者用豆角做馅时,要充分加热,吃凉拌豆角也要煮10分钟。
在很多人看来,生蔬菜水果中有很多酶类,可以帮助消化。其实,对于消化能力强的人来说,蔬菜水果中的酶类在胃中大部分被杀灭了,因为胃液的pH值低达2以下,而蔬菜水果中的酶在pH为3以下几乎不能发生作用。
“对于胃液不足、消化能力较差的人来说,蔬菜水果中的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不过,这些酶未必都是有益的酶,蛋白酶帮助蛋白质消化,淀粉酶帮助淀粉消化,但氧化酶却会破坏多种维生素。”范志红指出,真正有效帮助消化的食物,与其说是生的蔬菜水果,不如说是发酵食品。比如没有经过加热的酸奶、腐乳、醪糟、豆豉等。因为微生物中的酶往往活性高,耐热、耐酸能力强,比蔬菜水果中的酶作用效果大得多。
另外,人体的消化酶在体温37℃时活性最高,如果吃进去大量冷的蔬菜水果,胃中酶的活性会有所降低。如果身体强壮,产热能力强,可以通过加快胃部血液循环来提高酶的活性;如果本来身体虚弱怕冷,产热能力差,血液循环不好,那么多吃高水分的生冷食物之后,胃液被稀释,甚至消化液分泌减少,很容易造成胃胀、腹胀等不适感觉。
同时,生蔬菜中含有较多未经软化的纤维,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容易腹胀和腹泻的人应当避免食用大量生蔬菜。
生熟搭配才是最好的吃法
需要明确的是,熟食绝不意味着高油脂烹调,也不意味着加热温度过高。通常,食物在120℃以上加热会产生有毒物质,160℃以上有害物质会快速增加。在我国传统烹调方法中,有很多烹调温度较低的熟食方法,包括蒸、焯、白灼、炖煮等。把蔬菜在沸水中快速焯过,或者快速蒸熟,可以极大地提高安全性,特别适合脆嫩蔬菜和绿叶蔬菜的烹调。
一项研究发现,煮熟的胡萝卜,哪怕只加几克油,就能充分吸收胡萝卜素;但如果生吃,就需要几十克油才能充分吸收。这是因为烹调软化了细胞壁,让胡萝卜素能充分与油脂接触。
即便是炒菜,也并非一无可取之处。研究表明,不冒油烟的快速炒制,或短时间微波烹调,可以保留蔬菜中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真正需要反对的,不是熟食,而是加入大量油脂、高温过油甚至煎炸等烹调方法。
是否选择生食,要看个人生活条件和体质状况而决定,体质强、消化力强、身体发热能力强、容易上火的人适合多吃一些生蔬菜,而体质弱、消化力差、容易胀肚、容易腹泻的人适合少吃一些生蔬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吃清淡烹调的熟蔬菜,加上部分清爽脆嫩的生蔬菜,再配以少油烹调的肉类,是最理想的选择。
冬天上火是大家都比较苦恼的问题,尤其是吃完火锅后上火就更严重了。这可怎么办呢?其实也不用担心通过饮食调理能缓解上火症状,梨和萝卜就是不错选择。梨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养阴生津、滋养肠胃的功效,尤其适合冬季内热的人食用,但对于体质较差,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梨,熟吃梨也能起到清热止咳的效果,最好煮成梨水,并且要把梨肉也吃下去,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对于萝卜而言,生吃萝卜可以清热生津,补水利尿,化痰止咳,而煮熟偏于益脾和胃。所以啊,为灭“火”,小编建议大家生吃萝卜熟吃梨。小编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上了年纪或脾胃虚寒者,就不要生吃萝卜了,以免引起肠胃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