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天气随着“小雪”准时入冬,而寒冷的天气也让商场当中的内衣产品热销。不过,打出“保暖内衣”旗号的品牌仿佛在一夜间都跑了出来——“保暖效果100%”、“不仅能保暖还能减肥”、“添加高科技聚合物”等宣传语让不少消费者如坠云里雾里,真假难辨。到底是高科技还是商家的宣传噱头?保暖内衣真有这么神奇吗?
“神奇”保暖内衣都是普通化学纤维制成
在市面上,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内衣产品都被商家称为“保暖内衣”,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而以往常见的秋衣、普通内衣等已不见踪影。但是,除了少数内衣的外包装上标有“保暖内衣”的字样外,许多内衣标签上都标注着“秋冬内衣”,且没有注明衣服成分,究竟是不是保暖内衣,有没有保暖效果不得而知。“现在都叫保暖内衣了,这是顾客的需求。”有商贩如此说。对于消费者提出的是否真的具有保暖功能,该商贩说:“反正多穿件衣服总能保暖。”看来,这满街的保暖内衣并不是都能保暖的内衣。
不少商家还打出了“神奇”保暖内衣的高科技旗号,他们称自己的保暖内衣是“神奇”的,如“37℃恒温超薄保暖”、“加入红外线发射陶瓷”、“不仅能保暖,还能减肥”、“健身保暖内衣”……这些打着高科技旗号的保暖内衣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信还是不信,真的还是假的,消费者疑惑重重。
各种各样的保暖内衣真是高科技产物?实际上,市面上那么多的内衣面料,其中有些只是产品名代替了原料名,并不属于高科技、新发明。用于纺织的化学纤维署名有28种,常用的有腈纶、涤纶、氨纶、莫代尔纤维等,商家的成分标签上标明的名称如果超出这28种之外,则可能是在玩弄新名词。根据化学知识我们知道,其实所谓的“高科技”并没有那么玄乎。保暖内衣的原料也不外乎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三大类,那些“卡”不过是厂家给面料起的概念别名而已,如“暖卡”、“热力卡”实际上就是腈纶,“魔卡”是具有弹力的氨纶,“塞维卡”是聚酯,“莱卡”是人造弹性纤维“氨纶”注册的产品商标名字。
真的有纳米保暖内衣吗?“纳米材料”近年来备受推崇。目前,对纳米产品的鉴定需要经过复杂的测试,不仅看它的材料颗粒尺寸是否在100纳米以下,还要看它的光学、电学、力学等性质是否具有纳米特征的变化,市面上销售的众多“纳米内衣”是否全部经过了这种严格的鉴定是值得怀疑的。许多产品都被冠以“绿色环保”、“远红外线”、“纳米抗菌”、“美容养肤”甚至“维生素内衣”等新奇功能。事实上,这些功能都是天方夜谭,红外线跟纳米一样,那些自称借助“远红外线”功能起到保暖作用的内衣就更难作出鉴定。
保暖率是保暖内衣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大多数保暖内衣的外包装和标签上并未标明保暖率。对于保暖率问题,不少商家都以“不清楚”搪塞过去。某品牌称他们的保暖内衣保暖率达到100%,但在产品的外包装上并没有保暖率的标识。
据了解,国内曾有技术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保暖内衣进行质量检查,得出的结论为:保暖内衣最高保暖率为61.9%,一件羊毛衫的保暖率为50%左右。所以,保暖率100%是不可信的。
“这种内衣不仅保暖,还能纤体,穿久了还能减肥呢。”目前市场上的不少保暖内衣,在强调其保暖功能的同时,还宣称具有其他功能,如“束身保暖,塑身内衣、绿色环保、远红外线”等,有的保暖内衣甚至“融入无毒无害的抗菌剂,对有害人体的病菌起到杀灭作用”。对此,有纺织行业专家表示,如果抗菌剂真能和内衣融合,那么抗菌剂必然改变了分子结构,也就不是抗菌剂了。如果没有融合,抗菌剂只是附着在衣服上,那么一洗就能洗掉,抗菌效果并不持久。
看就是看面料:目前市场上的各种保暖内衣使用的面料有40支全棉、32支全棉、涤棉(棉含量在35%-45%之间)、纯化纤等,其中以内外表层均使用40支以上全棉的产品为优,洗涤后不会起球起毛,长期穿不会有衣物不断抽丝的现象。
摸是指手感:优质内衣对中间保温层的制造要求更高,用手拿捏,手感柔顺、无异物感的产品说明其用料较好。
听是听声音:选购时轻轻抖动或用手轻搓,听一下有无“沙沙”声。如果没有,说明可能不含PVC塑料膜或者处理得很好。
试是试弹性:新一代保暖内衣穿在身上没有臃肿、迟滞的感觉,各关节的活动也十分自如。
选就是选品牌:消费者选购保暖内衣,可注重选购实力雄厚、信誉好的企业的产品,确保购买后无后顾之忧。
■小编有话说
要理性,一定要理性!
平时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往往都是经不住商家的各种“花言巧语”而掏钱买单,东西到手之后发现自己那失去理性的双手拿着的,并不是商家所说的那么好的东西,甚至是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虽然后悔莫及却也往往无可奈何,也罢也罢,只有下次注意!
小编觉得,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不管是买什么东西,只要钱在我手,就千万要理性,不要被商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才是真的!嗯,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