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九龙坡区,朱成元在检查“脸谱瓢”半成品。 记者 唐浩 摄
商报记者 严薇
如果把创意产品比作自家酿造的“美酒”,很多文化创意类小微企业却走不出“巷子深处”。
从日前我市公布的小微企业发展情况上看,文化创意类产业是创业者最为青睐的领域之一。市工商联(总商会)创意产业商会会长周晋介绍,重庆已有文化创意类企业4万多家,其中小微企业占4700多家。然而近日商报记者走访九龙坡、沙坪坝等多家文创小微企业了解到,这些绞尽脑汁完成的创意产品并不很吃香。
现象 定价不准不被买账
曾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的老师俞明,借助发展小微企业政策,投资10万元成立了“根号二”品牌设计坊,专攻企业品牌设计。“我的团队中,大多是有着专业知识、丰富设计经验的大学生,创意好、起点高,但起初在重庆却显得有点水土不服。”俞明说,低于5000元的单子都不接,而市场上广告公司或印刷公司却只需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低价抢食时有发生。
重庆三山工艺品厂创始人朱成元,将中国戏曲、神话、社火的夸张脸谱画上木质、古朴的饭瓢、水瓢上,制成了“脸谱瓢”。“脸谱瓢”一个要花上几小时,最大的每个上千元,最小的则售160元。尽管,最高月营业额达2万元。但除去人工、成本等利润并不高。
行业人士介绍,企业要价不被市场接受,实则是产品价值与价格不对称,价格只是冰山一角。
原因 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创意产业商会会长周晋称,目前该商会100多户会员企业中遭遇销售难的不在少数。
周晋分析,重庆一些文化创意企业规模较小,却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这是导致文化创意企业销售不佳的主要原因。这样一来,就造成大订单接不了,小订单又不够“吃”,一部分文创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重庆云视动画制作公司总经理薛梅称,国内动画片每年制作的动画产品达20多万分钟,全国动漫产业基地多达数十个,国内有上万家动漫企业在抢食,像他们这种资质浅、渠道少的公司想接原创单子很难。
周晋表示,目前我国多数文化创意精英都集中在“北上广”,本土企业多数开不起高薪酬。此外,创意的优势不突出。在全国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少,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也不完整,部分企业产品结构都不完整。
支招 克服感性因素找准定位
“要拓宽销路,要克服产品定价、定位上的感性因素。”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玺尚瑞资讯公司高级顾问姜维说,文化创意类小微企业由于是小团队设计,在定价时往往将对作品的感情因素加注在价值之上,导致产品定价偏高。在缺乏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情况下,经营者更应降低对产品的心理价位,自己认为是高端产品的按中端产品定价,中端产品的按中低端产品定价。姜维还表示,重庆消费者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感知度较其他沿海城市而言偏低。小微企业在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时应更加大众化,同时应偏向于提高技术含量。
相关
重庆补资金建平台 助创意产业壮大
2006年我市提出“发展创意产业,打造时尚之都”,全市创意产业现已初具规模。
市工商联(总商会)创意产业商会会长周晋介绍,两江新区建有国家级的创意企业孵化园,同时还有多个创意产业的聚集区,包括黄桷坪艺术产业园区、巴国城时尚消费基地、九龙动漫城和二郎科技产业孵化区等。
为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一系列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从2007年起,市政府每年设立了2000万元的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补助、贴息等支持方式对全市创意产业重点项目进行扶持。文化创意类小微企业还可以在微企创业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同时,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创意产业商会也将通过建立各个行业的专业委员会,通过“大带小”的方式,促进行业内企业交流,为其增加采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