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热点

景区游客难下咽的"套餐"

来源:新华网 2012/7/17 9:55:20 关注度:487632次

  冒着7月的酷暑,北京游客陈立祥和几位朋友专程到秦始皇兵马俑参观。拿着门票,陈立祥倍感郁闷:“我刚才听别人说,这门票里除了兵马俑,还包括百戏俑、陵园区等5个景点,而且都不在一起。除了兵马俑,我们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看别的景点,这不是让我们白花钱嘛!”

  近几年,国内许多景区纷纷将区域内多个景点“打包”,取消各景点的单独售票,实行“大景区、一票制”。时下正是暑期旅游旺季,像陈立祥一样,许多游客对“一票制”不满,认为景区这是“捆绑搭售、变相涨价”。

  游客质疑:不知情、没得选 实为变相涨价

  陈立祥说,在售票处和景区门前,不仅没有任何标识牌明示门票内容,也没有工作人员向游客进行解释,“售票员根本不让人说话,只喊‘150一张票,不买就走’,态度非常恶劣。”

  记者发现,在游客所购买的门票下方,其实有几行小字说明,参观景点包括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和百戏俑坑博物馆、文官俑坑博物馆等多个景点。若不留心查看很难发现。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游客,大多数外地游客都不知道150元门票包括的具体参观内容,一些旅行团游客表示,旅行团并未给出充足的游览时间,也只能放弃其他景点。

  随后,记者从兵马俑景区门口先后排队搭乘电瓶车、大巴车等,辗转来到约2公里外的另一处景点百戏俑坑。与兵马俑的人流如织相比,这里游客不多。而要到其他几个分散各处的景点仍需反复排队、搭车。在游客集中的地点,一次排队就花去记者30分钟。

  一些游客称,看起来5个景区150元的票价并不贵。但实际上,因为没有明显标志告知、景点过于分散、乘坐转运车要排长队、旅行时间限制等种种原因,很少有人能将所有景点全部参观。因此,为没有参观的景点买单,无异于变相涨价。

  在西岳华山景区也存在类似问题。在华山北峰,来自内蒙的游客曹金宝告诉记者,买票时工作人员告知除了华山,还可以去仙峪、西岳庙游玩。但是带着孩子仅仅爬华山的几个山峰就花去了大半天,而且体力透支,不会再去别的景区。这样,180元一张的门票就显得比较昂贵。

  另外,180元的门票还将一些不想爬华山、只想去西岳庙游玩的游客挡在了门外。“华山我爬了好多回了,只想去西岳庙看看。但是也要180元,这是强迫消费。”一位西安游客说。

  景区回应:一票制更实惠 出于多重考虑

  兵马俑和华山景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均表示,实行“一票制”是为了规范旅游景点的门票,简化手续,省去游客多次购票的麻烦。在实行“一票制”时,管理部门对门票价格进行了新一轮的优惠,现有门票低于过去几个景点门票的总价,是一种“让利于民”的行为,也是回馈游客的表现。同时,也履行了举行听证会、提前半年向社会公示等程序,价格也是经过物价部门批准的,因此可以说合情合理。

  此外,景区还会考虑一些别的因素。据华山景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边有兵介绍,去年7月开始华山景区实行“一票制”,也是从打造大华山、大旅游圈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延长游客在华山周边的旅游时间,也希望借此把同样值得游玩的景区展示得更充分。”

  边有兵说,另一方面,华山是自然景区,主峰区植被比较脆弱,生态容易受到影响。在高峰期,大量游客集中登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因此,实行“一票制”,把门票的有效期规定为两天,也是出于疏导游客的考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票务科工作人员任学功表示,目前的门票包括五个景点,内容丰富,150元的票价应该说是“物有所值”。针对游客对游览内容不清楚的情况,景区还将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指示牌和地面标识。管理部门也在积极和旅行社沟通,希望更多游客到新增加的景区游览。

  专家:需尊重游客选择权

  对目前国内很多景区实行“一票制”,旅游专家表示,推行这一措施的本意是好的,旨在避免一些景区划出“景中景”“园中园”,进行重复收费,但此举也明显存在着不顾游客个性化需求的问题,通过联票“强迫”游客消费景区内所有的景点,变相剥夺了游客的自主选择权。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指出,游客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用“一票制”一刀切,就会有捆绑搭售、强迫消费之嫌。所以在通票基础上,应该推出多票制,各个景点还应出售散票。同时,一些景区还可以实行“混合式”的联票制度,将景区内的品牌景点与其他景点进行合理搭配,或由旅游者自行选择景点进行组合,这样根据游客需要细分市场,最大限度保障游客的选择权。

  张燕说,目前的“大景区”“大通票”也绝不能只售票了之,各景点的衔接需要管理方进行更为合理的安排,要考虑为游客提供更周到、细致的服务,使游览能够顺畅、舒心。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