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知识

仅有三成人买对了保险

来源:广州日报 2012/4/13 9:46:39 关注度:138907次

   市民刘小姐今年34岁,供职于某事业单位,年收入约为12万元。老公也在某事业单位上班,年收入15万元。两人刚刚结婚两年,生活也无忧无虑,准备在三年内要个孩子。刘小姐告诉记者,“因为父母都不在广州,加上都是公务员,相关养老保障都相对完备,所以自己家庭养老压力较小。”
  据介绍,刘小姐家庭无外债,除了每月有3000元的房贷,并无其他投资,加上刘小姐对自身保障较为在意,除了单位的社保,她从2008年开始在家人的介绍下购买了终身寿险(分红型)产品,目前刘小姐每年的保费约5300元,而老公没有购买其他商业保险。但是,由于对各类风险缺乏评估,刘小姐认为自己的保障仍不够,“如果我出现事故,只能获赔20多万元,不足以保证家人生活。”
  专家建议:
  调查显示,理财界有个双十定律,即通常一个人的保险保额应为他年收入的10倍左右,而保费支出应为他收入的10%左右,上下浮动5%均为正常区间。保险花费比重过高,会对生活质量有些影响;投入过少,则很难保证风险发生时,所得的赔偿金能够抵偿损失。
  保费支出
  占收入比的一成
  保险专家表示,根据保费支出占收入比的一成计算,刘小姐的保费支出相对较低,甚至连5%都不到,可适当提高。
  另一方面,根据刘小姐已购买保单合同显示,其累计寿险额度仅为24万元,保险专家建议其寿险保额至少为60万元。据介绍,对于寿险要购买多大额度的保障,应该因人而异,有的可以等于被保险人5年、10年或15年的工资,有的可以等于保障被保险人身故10年内家庭生活质量不变,有的还要考虑房贷和车贷等,并没有最科学的计算方法。
  另一方面,刘小姐可以根据家庭存款情况,安排一些理财产品,在保险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分配保证财富的保值增值。
  由于其夫妻事业单位相对收入比较稳定,养老也有保障,但养老的替代率会有落差,所以可以适当兼顾补充养老。
  由于在刘小姐家庭,其老公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保险专家建议首先要保证老公的人身保障,可以配置合适的健康险,包含重疾和轻症产品;如果需要出差可以补充一些附加意外或者定期寿险提高保障额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是用缴费年限较长的健康险附加定期和意外实现两夫妻的综合保障。
  16.8%的人购买投资型保险
  市民许小姐本身在某外资险企工作,作为保险代理人,她帮老公总共购买了三份保险。据介绍,在许小姐家庭中其老公年收入为25万元,她年收入为15万元,老公是家庭中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她看来,“男人的保险应该比女人贵,特别是35岁之后”。许小姐告诉记者,“我们刚有小孩的时候购买了第一份保险,当我怀孕准备要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我又给他增加了保障。三份保单寿险累计保额达150万元,重大疾病有50万元。万一他遭遇意外,两个小孩各有40万的教育费,还有生活费,包括我自己家庭每月8000元和给他父母每月2000元的生活费。”
  根据调查显示,仅有30.7%的人保险花费约占全家年收入的5%~15%,处于保险花费的理想值区间内。25.2%的人保险花费比重超过15%,属于花费过高。12.9%的人保险花费在5%以下,属于花费不足。保险专家表示,消费者在保险配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自身收入、投资、负债等多方面因素。
  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完成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投资型保险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在拥有商业保险的人群中,仅有16.8%的人购买了投资型保险。
  据悉,本次调查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及沈阳七个城市984名16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据本次调查显示:在拥有商业保险的人群中,对于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养老保险、人寿保险这四类险种,累计有98.6%的人至少拥有其中一种。但仅有16.8%拥有商业保险的人购买了投资型保险。
  然而,投资型保险在澳大利亚市场占有率几乎达到100%,在加拿大超过60%,在英国、瑞典也超过40%,在亚洲地区,中国香港及部分东南亚地区也都超过50%。
  对此,研究人员认为,这首先与投资型保险在中国内地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公众对其认知和了解不够有关。其次,投资型保险收益相对较低,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较好,民众对于这种投资方式关注不够。

责任编辑:刘蒙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