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宽4M“打折”成2M
在近期一轮宽带提速、升级浪潮中,有些运营商也号称提速,提供的带宽却有“偷工减料”的嫌疑。市民秦先生就遇到这样的烦心事。
“4M的宽带,实际连2M都不到。”秦表示,去年7月,他与一通讯公司服务中心联系,要求将宽带由原来的2M升为4M,缴纳包年费720元。随后,由于秦某工作繁忙,一直未留意到带宽不足问题,“直到今年3月,我在下载文件时,才发现下载速度很慢,下载一部几百兆的电影需要几个小时。”
秦某利用网络工具测试网速发现,他家宽带最高时仅2M,最低时才几百K。秦某非常气愤:“收费高了,网速却没有提高。不仅如此,在办理宽带升级时,客服还告知,如需升级还必须绑定使用手机号码,每月须承诺话费40多元,承诺期为一年。”
秦某还说,他将此情况反映给提供宽带服务的通讯公司,经该公司技术人员检测发现,由于公司内部技术失误,的确只开通了2M。秦某要求运营商返还去年8月以来的宽带费用和手机号产生的月承诺话费,并恢复带宽为4M,否则要求其注销服务,并实施双倍赔偿。但通讯商均以各种理由推拖搪塞,秦某通过网络向市消委会投诉。
市民白某反映其4M的宽带测速竟然为零,拨打客服电话,工作人员上门捣鼓了一番,没几天问题依旧。
“一个月网线被剪断了好几次,客服电话没人接。到了通讯公司,客服态度非常恶劣,还说没有网线暂时接不上,退网好了。”市民曲先生与该通讯公司协商,如不能马上接线,退还上网费也可。结果,公司工作人员说,按用的流量退,只退200元,还称领导不在,不予解决。在4天仍无法上网后,曲拨打12315投诉。
工商局:投诉正升温
近日,市工商局12315综合指挥调度中心3月份连续3周受理的情况分析显示,宽带接入服务的投诉、举报及咨询位列受理热点前三位,共受理288件,占受理总量的3%左右。其中,售后服务102件、合同43件、其他123件,还有涉及质量、不正当竞争及限制竞争问题等20件。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一是办理的宽带网速过慢,断网后服务商不予及时修复,拖延提供移机服务,未按时安装;二是宽带接入后的承诺流量与合同约定不符;三是办理宽带搭售手机等商品。
连线
“缩水”涉嫌消费欺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产品提供方有义务对产品进行详细描述,如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等,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该律师说,宽带业务实际上是营运商与用户建立的是一种消费服务合同。因此,运营商承诺的带宽与消费者实际使用的带宽如果相差甚远,这就涉嫌构成了消费欺诈。消费者要想维权,可通过消协投诉、民事诉讼等方式进行。
“根据相关法规,消费者有权要求退网,甚至提出双倍赔偿。”这位律师表示。
(责任编辑 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