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收到理财经理发来的产品推荐短信了。我今天去银行网点看了看,发现保本型短期理财产品已停发两周了。”对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断档”,上海市民刘先生一头雾水。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股市不振,刘先生开始在交通银行某网点购买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以往,他每次到网点时,理财经理都无比热情,积极推荐各种产品。他购买的3个月期以内银行保本型产品年化收益率普遍为5%至5.2%。春节前,他买到一款84天、年化收益率达5.4%的产品,令他颇为开心。
“春节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走高,2月初竟然出现了期限为115天、年化收益率为5.7%的产品。”刘先生原本期待还会出现收益率更高的产品,但3月上旬他将资金准备好时,却发现产品收益率快速跳水,3个月左右期限的保本型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普遍跌至4.8%左右,年化收益率5%的产品已难觅踪影。
理财产品不仅收益率快速跳水,发行数量也骤然减少。刘先生发现,自己常去的交行网点已连续两周没有新产品推介了。网点的理财经理小李表示,近期银行体系资金充裕,贷款需求减少,资金拆借活跃度下降,银行“不差钱”,导致理财产品发行量减少,收益率下降,预计短期内不可能重现春节前的火爆情景。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的月度数据看,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幅度明显。1月份,银行发行的1个月期限以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36%,2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下降至4.06%,3月初至3月9日进一步下降至3.40%。上周(3月5日至3月9日)27家银行只发行275款理财产品,较前一周减少49款,环比减少17.8%。
业内人士分析,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流动性的影响开始显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持续回落,各期限SHIBOR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市场流动性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同时,2月CPI同比涨幅回落带来宽松货币预期。各种因素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很难再回到春节前的水平。
由于流动性宽裕和贷款需求减少,不少银行开始面临有钱无处贷的困境。“春节后,企业贷款需求和基建贷款需求下降明显,银行贷款额度宽裕,开始重新向房贷倾斜,房贷放款时间大大缩短,房贷利率优惠重新出现。”工商银行上海浦东一家支行的信贷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对于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趋势,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收益率下降较多的主要是短期理财产品,但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预期升温,市场资金面进一步宽松,中长期产品的收益率可能也会受影响。不过,由于农产品和大宗商品仍处于高位,中长期通胀压力仍较大,货币政策仍会比较谨慎,市场利率不会大幅回落,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会有一定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刘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