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热点

“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将连涨五年

来源:重庆商报 2012/2/9 12:54:13 关注度:108555次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这是我国首部由国务院批转的促进就业专项规划,新华社昨日受权播发了这一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主要有六大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等。

对照这六大发展目标,记者根据“重庆市社会保障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进行了梳理,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新增就业岗位330万个以上。

目标一

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在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就业结构要更加合理,城镇就业比重要逐步提高,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将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重庆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坚持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十二五”期间,力争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330万个以上。

目标二

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内

在有效控制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方面,规划提出,要将失业人员组织到就业准备活动中,使平均失业周期进一步缩短,并实现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援助的长效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重庆情况:按目前发展态势,到2015年我市工业领域可新增就业岗位150万个,服务业领域可新增就业岗位180万个。未来五年就业岗位新增量,加上现有500多万个就业岗位,总共可提供就业岗位近900万个。届时,重庆常住人口约3000万人、城镇化率60%,除去老人和儿童,近900万劳动适龄人口,完全可以实现充分就业。这意味着到2015年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3%以内,“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村”创建比例达到80%。

目标三

技能劳动者将达1.25亿人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要得到明显提高,劳动者要得到有效培训的机会。“十二五”末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2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4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27%。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6800万人。

重庆情况:今后,我市将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抓紧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高层次、通晓国际规则的开放型人才。届时,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4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35∶55,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20万人(高技能人才88万人)。

目标四

最低工资年均增13%以上

规划提出,我国将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此外,就业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

重庆情况:“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逐步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以上,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此外,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普遍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力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以上,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

目标五

超95%社区有就业服务平台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规划提出,全部街道、乡镇和城市95%以上的社区设立基层劳动就业服务平台。此外,加快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互联互通。

重庆情况:我市将整合人力资源市场管理职能,统一市场管理法规和政策制度,消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身份分割和地区分割。争取所有区县、乡镇(街道)都建立标准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所有社区(村)都设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

目标六

劳动仲裁结案率将达90%

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也将更加完善。规划提出,全国乡镇(街道)基本实现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企业、街道、乡镇基层调解组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基本完成,仲裁结案率达到90%。

重庆情况:目前全市已在975个镇街、307个社区(村)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站,各区县也设立了农民工维权投诉窗口。今后,我市将加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处理,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力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劳动保障监察结案率达到98%以上。

五个方面政策促进就业——

财政保障

公共财政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财政支出逐步向民生倾斜,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

税收优惠

建立健全促进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充分发挥其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

金融支持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发展和自主创业,落实促进小微企业贷款的财税支持政策。

对外贸易

将对国内就业的影响作为制定进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积极支持有利于增加就业的行业和企业,对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失业。

鼓励扶持

通过优惠政策和就业服务扶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就业。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在小型微型企业就业、临时性就业以及其他形式的灵活就业。

(责任编辑:苏秀)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