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卫生 >

消费品再遇逢节必涨 乳品企业集体涨价或被约谈

来源:中国网 2011/12/30 11:31:50 关注度:57036次
  随着元旦春节临近,消费领域又面临“逢节必涨”的怪圈。继白酒企业趁两节之际“耍酒疯”提价之后,今日再次传出涨价消息液态奶将集体提价。中国网财经中心梳理此间媒体报道发现,发改委此前表态要稳定假日市场价格水平。类似为“价格联盟”的集体涨价企业,有可能会被主管部门“约谈”。

  乳品业集体提价 会否引发跟风涨价令人忧

  继白酒企业趁两节之际“耍酒疯”提价之后,今日再次传出涨价消息——从明年1月1日起,市场上销售的液态奶将陆续集体提价。据北京众多超市卖场证实,已经收到伊利、蒙牛、三元书面或口头提价通知,三元入户牛奶也加入提价行列。元旦、春节将近,以往的消费旺季,乳制品企业都是或优惠或买赠,大搞降价促销,此时的集体涨价不禁有些出人意料。会不会出现更多的跟风涨价?这是让消费者担忧的问题,也关系着政府严控物价成果能否持续。

  从白酒到乳品 消费领域“逢节必涨”?

  随着元旦春节临近,白酒、红酒等酒品又迎来销售旺季。从上个月开始,高端白酒涨价的消息便不绝于耳,继上个月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从1480元一路飙升到1980元,近日,泸州老窖厂家证实,52度国窖1573的终端零售价上调至1389元。就在高端白酒市场掀起一轮轮涨价潮的同时,红酒市场似乎也不甘寂寞,近期部分红酒品牌不约而同地调高市场零售价,涨幅达两成左右。

  就在白酒涨价同时,12月29日,各大媒体再报涨价消息,从明年1月1日起,市场上销售的液态奶将陆续集体提价。北京众多超市卖场证实,已经收到伊利、蒙牛、三元书面或口头提价通知,涨价幅度为每箱1-2元。此外,从2012年1月1日起,三元10个品种的入户奶将再次提价,每种产品平均涨2角钱。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受到物价上涨的原因,三元的入户奶已经提价5次。而据媒体报道,本月初,光明在上海地区已提高入户奶的价格。

  企业诉苦:人工、物流成本上涨是主因

  对于提价,相关乳企纷纷表示,今年以来,奶源、包装材料等成本一直在涨。

  “产品涨价也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今年以来,奶源、包装材料一直在涨。此外,用工成本也上升得厉害,人工工资在涨。与此同时,物流成本的上升也使企业倍感压力。”三元方面的负责人对《京华时报》记者表示,“此次调价也不是所有品种都涨,整体算下来,涨幅在1%至2%之间。”

  但在专家看来成本上涨的理由却很难成立。著名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此间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这些乳品企业集体提价,如果说原料成本上涨,这是说不过去的”,他表示,目前,全国原料奶的平均收购价格与今年七八月份没有太大变化。另外像酸奶这样的产品,原料糖价格比五六月份略降;而包装方面,利乐砖的价格去年每个还需要0.35元,而现在的价格却是0.25元。

  “不过企业销售成本的确是加大了”,王丁棉表示,像人员工资、运输成本都在涨,因此企业提价是否合理,就得看他们此次零售价提价的幅度是否与成本上涨的幅度相当。

  媒体质疑“价格联盟” 希望展开调查

  就常理而言,单个企业调整产品价格在情理之中,但奶业巨头们都在元旦、春节期间宣布涨价,这是默契、巧合,还是“价格联盟”?对此有评论指出,希望有关部门展开调查。

  《新京报》评论指出,《反垄断法》明确规定,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这几家有影响力的乳企“集体涨价”,足以影响整个市场价格,当然也会带动其他乳品企业涨价。所以,这背后是否存在“垄断协议”,消费者拥有进一步的知情权。

  至于会否引发其它产品跟风涨价,北京师范大学一学者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采访时表示,当前物价调控成果明显,市场缺少涨价因素,跟风涨价情况应该不会出现。

  涨价企业或被“约谈”

  就在本周,国家发改委曾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工作,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从去年7月起,发改委先后“约谈”了食用油、酒类等企业。约谈之后,多种行业企业的涨价短暂得到了抑制。今年7月底8月初,食用油“限价令”松绑后,包括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食用油品牌纷纷调价,涌现出强烈的“补涨潮”。

  据报道,早在中秋、国庆期间,国家发改委也曾召开多次白酒价格座谈会,要求白酒市场价格稳定,不能再出新涨价现象。

  对此,有专家指出, “约谈”、“限价”等稳定物价的举措均是临时性的,若无法最终解决企业日益增加的成本压力和流通环节中产生的各类成本,企业或经销商最终仍会进行调价动作。


(责任编辑:王爽)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