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疗卫生 >

报道称祛斑美白这类化妆品很可能含汞砷铅

来源:都市快报 2011/12/28 16:59:12 关注度:79323次

  含有汞、砷、铅的美白原料只需要数百元/公斤,安全的美白原料则要1万多元/公斤,而且前者让皮肤变白的功效更快更直接。成本的巨大差异和“一用就白”的承诺,让美白化妆品成为质量问题高发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本周公布,“东洋の花美白水润面贴膜”、“白里透红美白日霜”等18种化妆品,检出超标禁限用物质,不符合相关规定。被曝光的这18种化妆品全都主打美白或祛斑功效。

  被检出的超标禁限用物质分别是苯酚、氢醌和汞。其中氢醌和汞的主要作用是美白。杭州一家化妆品企业负责人认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美白、祛斑类化妆品进行检查,说明美白类化妆品被检出禁用物质的几率相对较大。

  此次被曝光的东洋の花美白水润面贴膜产品介绍中自述,含有三重美白配方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维生素C、熊果苷等美白成分,三重作用于皮肤,有助均匀肤色,提升肌肤亮白度。该产品被检出含有不合格项目氢醌。

  某化妆品企业负责人说,美白产品是护肤品的主要门类之一,市场巨大。汞、砷、铅、氢醌等物质的美白效果明显,因为毒副作用大,被禁止或者限量使用。安全的美白成分如左旋维生素C、熊果苷、透明质酸等,不仅价格贵,且美白效果相对缓慢。如果看到化妆品宣传“迅速”、“立即”祛斑美白,就要留心其中的成分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此次并没有公布超标禁限用物质的具体含量。按QB/T1857-2004《润肤膏霜》规定汞的含量不能超过1mg/kg,而在广州市消委今年3月的一次检查中,由广州美源化妆品厂生产的秋田秀H软膏的含汞量为1903.4mg/kg,是指标规定上限的1903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超标数字离规定上限不远,可能是原料把关不严,或者是没有及时更新产品生产标准,而如果是超标数百上千倍,则可能是使用了工业原料,企图以大量的汞、砷、铅、氢醌等物质混充安全成分,蒙骗消费者。

  此次事件说明今后国家对化妆品超标禁限用物质的检测监控会更加严格。今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要求自2011年10月1日起首次投放市场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应当按照《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备案。2011年10月1日前已投放市场但未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要求备案的,应在2012年12月31日前,按照《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备案。相比此前相关规定法规,《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对各类化妆品禁限用物质做出了更细、更新的上限规定。

  有化妆品企业负责人解释其中的关键所在:备案的化妆品须先经过药理测试。这意味着企业前期必须先了解《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对各类化妆品禁限用物质的最新上限规定,然后在生产中严格控制。

 

(责任编辑:王爽)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