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公安部近日指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击制售假药犯罪专案集群战役成功收网,破获价值20亿元的假药巨案,而这起巨案起源于金华警方在出租车上查获的一批药盒。在深入调查后警方发现,制售假药的整个利益链中最底层竟然是医院的保洁员。这些最底层的医院清洁工,有时收到一个药品包装盒至少能获利300元。
报道的细节还显示,假药凶猛,假药市场业已形成四个利益链:最底层的是医院清洁工,第二层是负责每家医院收购的中间人,第三层是收购包装盒的批发商,第四层是假药商。在暗流汹涌的假药市场中,作为利益链条之一,清洁工理应承担自己的罪与罚,不能因为身处底层或利益链条的末端,就深受同情与宽宥。但很显然,医院清洁工虽是利益链条之一,但别人吃肉,他们喝汤,一个包装盒虽能获利300元,貌似颇为丰厚,实则不然,与售价上万甚至数万元的假药相比,300元其实微不足道。
而且,但凡了解医院生态的人就知道,这300元未必全归清洁工所有,因为不是所有的清洁工都能轻易拿到药品包装盒,利益交易无处不在,医院自然并不例外。因此,应调查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一个300元的假药盒,破绽百出,赫然暴露出诸多监管漏洞。
首先应拷问的是医疗垃圾处理机制。国务院早在2003年出台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就规定,医疗垃圾必须进行焚烧、集中处理,禁止任何单位个人转让、买卖。无论是使用过的纱布、针头、输液管还是药品盒、药品瓶,都属于医疗垃圾,这些垃圾应该由人专门处理,试问,清洁工为何能够“擅自”据为己有?其次,拷问的是打击假药的监管机制。报道称,这起假药巨案价值20亿元,20亿元的假药,确实惊人,但实际上,这只是我国每年假药案中的冰山一角。据业内估算,我国每年2000多亿元的药品流通量中,有300亿元是假药。如此数据,委实惊人,而这还是保守估计。
面对假药猖獗的态势,再加上网络成假药销售地的新情况-这起案件揭开了网络销售假药劣药的“冰山一角”,但取证与认定难、网络与物流监管缺失等问题也为司法机关打击网络售假提出了新课题。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网络售假、购假确实更隐蔽,但是更隐蔽并不意味着就无法监管,就可以放手不管。数字显示,全国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合法售药网站只有53家,其中可向个人消费者直接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则更少。其他数千家活跃在网上的药店均为“黑药店”。尽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一年来已经曝光了200余家销售假药的黑店,但是在高利润、低成本、低风险的诱惑下,网上非法药店依然猖獗。笔者以为,仅仅曝光是不够的,药监部门还应采取关停与严罚等雷霆行动。
当然,打击网络黑店,仅凭药监部门,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达,互联网管理部门也不能袖手旁观。但作为药监部门,应该有联合互联网管理部门共同监管的具体行动和联动机制。
每一种假药,轻者延误治疗,重者害人生命。对假药的纵容,就是对生命的漠视。假药泛滥的背后,实则暴露出监管体制生病的积弊。看来,欲遏制假药泛滥或根除假药流通的土壤,还得先给监管体制好好诊疗诊疗才行。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