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金融 >

白领青睐百元自助式意外险

来源:时代商报 2011/11/2 20:52:15 关注度:83054次

  就要出国旅游了,才想起应该买份意外险,时间紧急去哪儿买?想为父母买一份交通意外伤害险,他们年纪大了,万一跌倒摔伤还可以享受到住院津贴,而这些来自意外险的保障,花费不过一年100元左右。

  网上购买、短信激活、即时生效……如今,这种方便快捷的自助式保险很受白领们的欢迎。据了解,自助保险虽然在各家保险公司冠以不同的名号,但其实本质是一样的,自助保险因其投保便捷、期限灵活的特点走俏市场。然而目前,因为利润低,运营平台成本的增加,部分保险公司叫停了自助性质的卡式保险业务,只有平安、人寿、新华等几家大型保险公司仍在销售。

  

  方便快捷

  白领首选自助意外险

  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王虹因为业务关系,需要经常不定期地出差,“以前我都是购买航空公司的意外险,或者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推荐的意外险,后来朋友告诉我有一张卡式的意外险特别方便,我才开始走上了自助保险这条路。”

  王虹说,这种自助的卡式意外险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不受限制不受干扰地自由购买。“以前在业务员那买保险,他们都会推销一些热门产品,而自己主动选择性很差,不买吧好像不给面子太挑剔,买吧又觉得不大可心。”而卡式意外险是保险公司事先确定保险险种、保险金额、保费及保险合同其他约定内容的个人意外险业务。保额和内容一目了然,价格也非常实惠,具体生效时间可由客户自行激活决定,购买渠道一般是网上购买。“只需要在出门前,鼠标一点,就可以完成操作了,当天就可生效。”

  记者近日采访了市场上多家保险公司后发现,其实这种自助式保险已不是新鲜事物。据新华人寿团体部的郑国钰介绍,这种卡单保险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团险。“像一般公司给员工的意外险,都是这种卡单保险,非常方便,只要上网登录自己的信息和资料,激活手中的卡号和密码,即可生效。如果自己已经有了一份类似的保险,也可以在激活前赠与他人。”

  记者了解到,这种自助的卡单式保险种类很多,其中以意外险居多,占市场上95%以上的份额。此外还有针对不同人群推出的少儿险、女性险、老年险等等。当然,在市场份额最大的卡单保险中,意外险也细分了不同的类型,如交通意外险、航空意外险、旅游意外险以及家庭意外险等等。

  

  市场现状

  部分保险公司停售

  尽管自助性质的卡式意外险有着诸多好处,但因为客户购买的不确定性以及价格偏低等原因,有保险公司抱怨说:“我们是在"微利"中销售。”以交通工具意外险为例,极短期的为7天,最长的不过1年,涵盖意外医疗的较少,件均保费一般在100元左右。还有的卡式意外险为单次车程有效。相对于分红险等上千元的件均保费规模、佣金提成,卡式意外险以其“微利”确实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的重点关注。

  此外,因为购买保险的渠道是网络,网站上的产品必须实时更新,而保险公司想要做到“实时信息查询”,更加大了后台运营成本。据报道,去年8月,保监会发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经营标准》,规定今年1月起新签发或新注册激活的意外险保单,保险公司必须实现系统联网出单,保单信息实时进入保险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并向被保险人提供实时保单信息查询。

  中美联泰大都会的肖薇告诉记者:“之前我们公司也有这种业务,不过后来停售了,具体原因不详。”

  一家中资保险公司的业内人士透露,卡式意外险并不是简单的网上销售,保险公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整个信息平台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电脑联网出单和保单信息实时进入业务系统的要求,这些人工和技术都占很大成本,而从成本和产出的角度考虑,一些保险公司就此放弃这一领域的业务。

  

  购买提醒

  卡式保险要保留信息

  尽管这类客户并没有拓展趋势,而“保单信息查询”的门槛,无疑对卡式意外险的发展带来一定限制,由于卡式意外险在南方地区的代理点众多,而且客户购买后何时激活很难掌控,信息不对称较难避免。一方面,保险公司未必了解被保险人的全部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卡式意外险“逾期激活保单就失效”,这就为卡式意外险假保单提供了生存的温床。

  因此,本报也提醒购买卡式意外险的客户,购买卡单式保险后,一是记得保留保险卡,二是要去官方网站上查询激活后的有效信息。根据规定,意外险可供查询的信息至少包括投保公司名称、投保产品名称、保险单号码、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期间、除外责任等信息。另外,由于保险产品比较专业,购买时不要只盯着价格,要在确定该保险产品符合自身需求和利益后再下单。网上投保,最好选择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这种卡单业务还会不断发展,网站上的所有自助保险都可以随时购买,保险公司也会实时更新,客户所看到的内容都应该是最新的。每到节假日,我们还会有针对性地推出一些产品,以适应客户的需求。”平安财险的张兆普告诉记者,这种卡单保险大多推荐给团险客户,但也有尝到甜头的客户第二年主动购买。

 

(责任编辑:王爽)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