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手册

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公布

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信息网 2011/10/25 15:19:17 关注度:106085次

投诉上升幅度居前的商品和服务

 

投诉下降幅度居前的商品和服务

 

  2011年10月25日,中消协对外公布了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2011年第三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50,022件,较去年同期投诉量下降 了11.1%。本季度集中呈现出来的新的热点问题有5项,其中以“预付式消费”为代表的销售服务投诉创新高,位居投诉增幅之首。

    

  据中消协统计,三季度,销售服务投诉量8253件,创出新高,同比增长了71.3%,位居投诉增幅之首。销售服务投诉中,消费者反映预付式消费问题的相对集中。一些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推销商品或服务过程中隐瞒缺陷,特别是在预付费卡功能、使用范围、有效期限、退款条件等方面对消费者风险提示不足,致使消费者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购买决定。

    

  统计数据显示(如图),第三季度,在投诉总量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相对较大的商品是食品、医疗辅助用品和汽车,同比上升幅度相对较大的服务是销售、教育或服务、邮政和快递。投诉量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商品是保健品,下降幅度最大的服务是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从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投诉量来看,投诉量居前五名的依次是:移动电话、服装鞋帽、食品、电信和销售。

    

  另外,中消协还指出,除了销售服务投诉创新高之外,第三季度的投诉还呈现出其它4大特点:教育培训欠规范,三季度,教育或培训投诉同比增长16.6%,位居投诉增幅第三位;餐饮配套服务不到位,投诉量再创新高,一些餐饮场所卫生条件差,有的存在最低消费甚至强制消费;汽车加价销售花样多,加价销售汽车成为一些“畅销”品牌汽车惯用的伎俩;食品质量安全需提升,在消费者反映的食品投诉中,一些生产经营者销售过期食品、虚标食品等级,以及不适当地添加防腐剂、色素、香精等添加剂的问题,消费者难以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责任编辑:傅雪阳)

专题关注

友情链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消费者协会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关于我们| 联系邮箱:2394436568@qq.com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许可证: 渝ICP备18005111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135号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